茶饮业“糖分超标事件”:虽非安全问题,却应是一记警钟

1

一场“比较试验”引发的热议

 

再一次,奶茶行业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一篇文章,通过一场“奶茶比较试验”,对上海市27家奶茶店共计51种奶茶样品进行测试,并公布了样品中含糖量、脂肪、反式脂肪酸、咖啡因等成分的测试结果。

 

27家店铺名单中,包括时下大热的1点点、喜茶等品牌。

 

一时间,引起不少媒体的纷纷转发、报道,消费者也是谈奶茶“色变”。

 

一些文章中,“含糖量最高的一杯奶茶=14块方糖”、“咖啡因含量最高的一杯奶茶=8罐红牛”的数据确实听上去触目惊心。

 

▲这样的数字,确实令一些消费者谈奶茶色变

 

2

茶饮人怎么说?

 

针对这次事件,咖门第一时间联系了茶饮行业人士,了解他们对这个调查和现制茶饮健康问题的看法——

 

罗军(资深茶叶品牌顾问策划、茶香书香品牌创始人)

 

这个试验,从健康维度做评价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反映了大众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对茶饮产品风味价值和健康价值的并重。

 

饮品含糖量的高低,能体现消费者年龄层和对健康的敏感度,一般说来,越年轻的消费者,对糖分的接受度越高。放在茶饮上讲,茶本身起到的是极好的平衡营养的作用,运用中加糖加奶,使其容易转变为补充营养的形态。

 

18—30岁之间是重要的过渡期,人的营养选择会从“补充”慢慢到“平衡”,奶盖茶是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群需求的产品。茶是很健康的,通过一些拼配,会成为风味非常时尚的饮品,只是不要投机取巧。

 

韩刚(逅唐茶业创始人 )

 

现在大部分商家提供糖度的选择,我觉得这个调查是把本应该客户知道、但是商家可能都没注意的事情让客户知道了,现在中国消费者需要知情权。

 

茶饮消费者现在比较年轻,等他们老了,自然会有选择,而且会衍生出新的茶饮品牌,比如主打清茶原茶的品牌。

 

郑会轩(荼啡茶创始人)

 

符合品类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可透过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品牌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以促进品类规范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支持优秀品牌成长!

 

陈建军(行业资深人士)

 

启发:低糖、无反式、低(无)咖啡因,也许可以破局,也可以很好喝,三低与口感无关。

 

开家小奶茶店不容易,小本经营,经不起打击。这不是安全问题,是更健康的问题。

 

3

“无糖”究竟含不含糖?

 

一个讨论的焦点问题是:“无糖”究竟含不含糖?试验中,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实测均含糖。

 

对此,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向《咖门》回应称:

 

这是一个提醒,目前喜茶已经把“无糖”改为“不另外添加糖了”,以后下单时也会提醒客人即使不另外添加,部分原材料里也会有糖分,尤其是水果类饮品。

 

而对水果和奶进行检测本身也会有糖分。相对于很多饮料来说,新式茶饮的糖分算低了。

 

这里存在一个“认知不对称”的区域——即部分消费者选择“无糖”的奶茶是认为其应该不含糖,而经营者的“无糖”则可能指的是产品在现制过程中不额外加糖。

 

目前国家对现制茶饮尚无“无糖”的标准。

 

而对“反式脂肪酸超标”这一现象,咖门向涉及的“卡旺卡”等品牌求证,截至发稿前并无回应。

 

除了糖分、反式脂肪酸以外,试验还显示出部分品牌样品蛋白质含量低,咖啡因、脂肪等含量偏高的问题,再一次为奶茶行业的原材料质量问题敲响了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了一个细节——在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瓶装预包装类饮料,包括可乐、果汁、纯奶、酸奶等在内,包装瓶都会清楚印上“营养成分表”,各项成分清晰可见。

 

▲不仅可口可乐,营养成分表基本是所有品类饮料的标配

 

无疑,在消费者的知情权上,奶茶行业还相当不完善。这很容易导致在类似的事情发生之后,消费者难以获取有效的知情途径,旁听旁信,做出不理性的判断。

 

4

这不止是一个“健康”的问题

 

这次“奶茶比较试验”基本涵盖了市场目前主流的茶饮品牌,一经发出,便被多个消费、生活类自媒体二次传播,收获了一篇又一篇10W+。

 

一方面,印证了茶饮真的是处在火红火红的浪潮之上;也表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正在持续觉醒,对原材料、糖、脂肪等健康相关的成分尤为敏感。

 

这次试验显示部分产品存在成分超标的同时,也给想做得更长久的品牌提了个醒,比如“无糖”概念的规范使用;比如应明确告知相关含量及不适应人群,这是以往很多品牌在营运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另一方面,不应该否认的,是茶饮行业在产品迭代中向健康的持续进化。

 

早期的“奶茶粉+水”的奶茶且不提,早在几年前,使用茶叶冲泡、品牌牛奶就几乎成为一种共识,而在如今新式茶饮的菜单上,“奶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安全好喝正在从竞争力变成底线,原料存在问题的品牌会很快在迭代中走向消亡。

 

这不是简简单单从含糖量中能看出来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同为饮品,在跨品类对比上,新式茶饮的含糖量普遍要低。标准的可乐,10.6g/100mL;常打健康牌的NFC果汁,含糖量普遍在10—14g/100mL;甚至纯牛奶,含糖量也在5g/100mL左右——在这次试验中51个样品含糖量超过这个数字的并未过半。

 

▲让人惊讶的是,以健康为卖点的NFC果汁,含糖量也很高

 

如今的消费者,年轻、有消费力、喜欢新鲜事物,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冲动、盲目,相反他们更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选择一杯饮品。

 

在这个常用“被推着疯跑”形容的行业中,需要这样的提醒。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餐饮原料采购整治行动全面启动

整顿餐饮业食品原料采购与使用中存在的卫生问题,督促、指导餐饮单位加强自身卫生管理,规范食品原料采购及使用,严厉打击恶意违法食品原料采购及使用行为,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重点内容。作为全...

“蜀”字号川菜叫响京城

食之文化,巴蜀菜系当推首席。而今繁华盛世,歌舞升平,形形色色的川式菜馆,铺天盖地,充溢九州方圆。人们食川菜、品川菜、论川菜、评川菜,然川菜倾其慷慨为食者献绝之时,却略显捉襟见肘之势。中国川菜何时变脸?...

2007京城餐饮联合起来更强大

由本报联合北京烹饪协会发起,美食联盟组织承办的“2007京城餐饮业年会”于2月8日至9日在密云云佛山庄成功召开并圆满结束。会议汇集了近百家京城餐饮龙头企业,既有全聚德、便宜坊、聚德华天等老字号的传统品...

福州流行水果餐

本报讯 中规中矩的传统套餐正被异元素打破,正在福州流行的水果餐便是异元素之一。 记者走访发现,近日福州餐饮市场多出了不少主题水果吧,如东街口某主题水果吧所列菜品无论套餐还是小吃,均与水果...

瞅准高利润 “四川鱼”游进北京

今天上午,通威鱼将在北京隆重上市,这是记者昨日从通威集团获得的最新消息。据通威高层透露,公司早就瞄准了北京巨大的市场及高利润率,通威鱼在试销一个月后,最终决定全面上市。事实上,这仅仅是通威强势出川的序...

上海将设“迎世博餐饮研发中心”

为期4天的2006上海国际餐饮博览会昨天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据组委会介绍,在餐博会上引进“现做现卖”的模式,其实是为2010年世博会的园区供餐热身。上海餐饮行业协会还将设立“迎世博餐饮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