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小吃店的三年魔咒何时才能破除?
2014年4月4日的那天,知名主持人华少也出现在一家名叫“乔东家”的小吃店门口,引起大批路人,一阵骚动。一是为了排队买脆皮火烧,二是为了见证传说中春熙路上的“排队王”。
在成都春熙路中央地带的乔东家,依旧是黑压压的人群,人堆人,行路很艰难。
一种餐饮小吃红火的背后,似乎总是漂荡着一种黑暗的幽灵:春熙路不仅人多,小吃店也多如牛毛,但是放眼一看,除了规模较大的肯德基、乡村基、麦当劳等品牌快餐比较稳定外,小吃、地方特色的小吃店却像走马灯一样变来变去。
小吃界的昙花魔咒
为什么这些小吃店都逃不过昙花一现、匆匆退市的魔咒?
由于小吃加盟门槛和费用都很低,一般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购买设备只需两三千元,技术含量也不高,很容易就可以学会;一般投入两万元左右就可以开一家特色小吃店,很受中小投资者的青睐。
一旦一家开业出现火爆经营场面,很多投资者会跟风加入,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在同一区域出现多家同样的店铺。
一位特色小吃连锁店的周先生说,当初加盟时总店向他承诺,只要地段好,每天的收入在1000元以上。为此,他凑齐了加盟费,打算大干一场。可从他半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仅在开业前两个月收入近千,但现在的营业额还不到刚开业时的一半,并且在市区已有五六家同样的连锁店,他明显感觉到了重重的危机。
而且一些经营户根本不用加盟,直接购买设备就投入了生产,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经营。有些经营户加盟后,但是总部大多在收取加盟费后就成了“甩手掌柜”,对加盟店的经营状况及分布布局就不再关心。
街边小吃店,因门槛比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在市场竞争的大浪中抢了一把“快钱”后,又纷纷走向没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