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海底捞也在思考如何活下去

“我一直考虑怎么活下去”

海底捞品牌创始人张勇,2011年曾在自己微博上写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就是海底捞的现状”。很多人在下面评论说:张总太谦虚。张勇试图再说服对方:“我自己哪个脚趾头痛,我自己知道。”

让他俨然成为“一代宗师”的是《海底捞你学不会》(此书为黄铁鹰教授2010年所著),张勇说自己是稀里糊涂被架到了这个位置。“我觉得很困扰,我也没想到做这么大,走到现在也不知道往下该怎么走。”

今天,海底捞曾经被证明有效的经营模式,在组织壮大之后、在不停有新的模仿者出现、在实体经济受到移动互联网冲击时,也已走到被颠覆的边缘。

吊诡之处在于,张勇虽然自称不懂所谓互联网思维,但他对互联网思维的实践,却在这个词流行之前。海底捞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关注,对员工热情的激发方式,令雷军这样的大神都多次在演讲中赞叹不已。但移动互联网席卷一切的时刻到来,他为何反而也进入了焦虑者的行列?

截至去年底,海底捞在国内有109家门店,新加坡两家分店,韩国、美国各一家,还正在筹备台湾分店。他旗下还有两家分公司,一家是提供餐饮业供应链服务的蜀海,另一家是面向大众进行复合调味料生产的颐海。

实际上,海底捞的焦虑并非仅与移动互联网相关,而是成长的烦恼。当下海底捞与张勇都面临着一系列调整——组织架构调整、分配与收入机制调整、高管调整,还有开店策略调整。背负着光环,这些调整如置于外界的显微镜下,张勇压力如何能不大。

对于张勇而言,从创业至今,唯一的真问题就是:怎么活下去?为此他与海底捞做了无数尝试。“我一直考虑怎么活下去,有些人总是考虑怎么做大,反而没活下去,结果就剩下我”。他哈哈大笑。

“海底捞你到底学不学得会”,这个问题,对张勇来说从来就没想过。他的难题在于,海底捞再向前走,需要摘下无意中形成,且已经被过分神化的“海氏大家庭”桂冠,但又不能让公司失去独特味道,背离张勇骨子里的“底层情结”。张勇心里藏着两个自己,一个是张大哥,一个是张老板,这两个人,时常较劲。

“家文化”是他们给我造的

去年11月,85后的年轻人小桑决定到海底捞打工,他想来取经,以后开自己的餐馆。经过简单面试,他被海底捞当场录取,接着就是培训、上岗,从后堂传菜员做起。

在海底捞的头一个月,小桑非常兴奋,他觉得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很好,它要让每一位顾客满意。店里效率很高,分工明确又细致,每个岗位上都有专人,在配料房,锅上得快,备菜也快,标准化流程没得说。他甚至萌生了索性在这里干下去的想法。

可两个月后,他拿到了中级资格证,辞职了。直到走的时候,他的手指缝间由于总要拌荤菜腌料而红肿开裂着,由于一天14个小时高强度劳动,他的脚上也带着伤。

“就是觉得不公平,付出回报不成正比”。宿舍里大家交流,他并不是唯一有这样想法的人。目前,在海底捞,入职三个月内的新员工流失率几乎达到了70%。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初级员工的遭遇就意味着海底捞背离自己“家文化”的初衷,是海底捞走下坡路的征兆。原来在关于海底捞的故事中,那些对普通店员如兄弟姐妹般关怀的店长,此时更像是一戳即破的粉红色泡沫。

听完小桑的故事,张勇摁熄了烟头。“家文化本身是他们的想象,是媒体、(黄铁鹰)教授还有我们员工自己想象的”。

员工都以为张勇善良,会拉着他们的手哭着表达感激。“我说拉倒吧,其实我一点都不善良,算账很清楚。我只有把账算清楚,你一个农民才可能在北京买房子。现实是残酷的,我不能天天靠理想过日子。我得打竞争对手,我得想办法让客人来吃饭,我得赚钱!不赚钱,我死了你也死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对于外界争议,海底捞的财务总监苟轶群说,“海底捞一直强调双手改变命运和公平公正,我觉得这才是根。”13年前加入海底捞之前,他是西安一所大学的老师。

开78家新店,深化服务

2015年是海底捞高速扩张的一年,今年计划开78家新店。此前,海底捞每年开店速度不过20家左右,这新计划显得有点激进。

但此店非彼店,张勇今年想把海底捞的店开“小”一些。这是他面对汹涌而至的互联网浪潮的回应。“把店开小之后,我们的计划就是要去更深的服务。”

所谓小店是指,以往海底捞不做低于100桌规模的餐厅,那么如今海底捞打算根据实际选址情况,开20张到60张桌子的新店。重要的是,这些小店要离他们的客人近一些,更近一些。

海底捞“传销”式的店长培养方式,其目的也是为加快开店速度服务。“我们开店不是缺人嘛,(末位淘汰的方式)变成他自己得拼命往上走,所以(我们)才敢提出开78家店的计划。”张勇说。同时,把店开小了,对店长能力的要求也可以稍稍放宽一些,能上岗的人选也就多了起来。

张勇说要开的小店,让客人能在两三公里内,步行就享受到海底捞的服务,这能帮助解决城市里客人出行吃饭交通、停车极其不便的痛点。

外卖的兴起使餐饮成为O2O的前沿阵地,海底捞很早就开始了布局。对于海底捞成为O2O线下入口的构想,张勇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委婉地表示,这是一种可能性。

小店的方向是明确了——贴近用户,深度服务,但张勇也还不清楚,这种对用户的贴近和深度服务的尝试,到底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不过他相信这其中必有海底捞的机会。

以前海底捞的领班店长天天要搞员工思想动员,还得指导员工怎么干活,今后海底捞要把门店的技能培训搞成视频,比如怎么加工食材,怎么打扫卫生,卫生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做才能升迁,员工看看视频就知道。这样,就把领班以上的员工给解放出来了。

张勇认为,只有他们解放出来,才能把客人服务得更好:“你不是觉得没活干,好办,你给客人打扫卫生,人家有小孩,你去送个莲子羹什么的多好,吃个火锅把客人感动死,感动他流泪,这不就对了。”

听起来,这不就是所谓互联网思维中所说的“服务粉丝客户”意识?

“我下一步要把我的深度(服务)捡起来,我以前在简阳当服务员的时候,人家要吃香辣酱,我是跑到人家门口去送,我们要(把这个传统)捡回来。”张勇觉得海底捞如今的服务水平与当年相比那是极大的反差。

是什么刺激了张勇,让他有如此的决心?

“我觉得还是互联网的焦虑症,就是被他们吓的。”张勇说到。

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变化,海底捞其实一直跟得很紧,比如海底捞外送、百度直达号、微博营销等等都是海底捞第一时间的尝试。张勇并不干涉具体运营策略,只是会交代下面的人:要非常重视这个事情,投入要大一些。

最近,张勇给他的几位高管分配了任务,他列出互联网排名前20的企业,给每个人指定出几家去拜访。不过张勇对于这样的拜访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对高管们说,你要去聊去学习,说不定能碰出什么火花,也只有如此思路才能开阔。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饭店菜里下农药 疑是辞职厨师所为

昨天下午,南京泰山路与应天大街交界处附近,四五辆警车呼啸而来,停在一家饭店门口。这家饭店厨房的菜里被人倒入了农药!是谁这么大胆?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经过警方初步调查,疑点集中指向一名厨师。事发前,他...

排气管爆炸灼伤厨师

(记者周勇通讯员刘德法)昨天下午3时50分许,海曙区孝闻街56号的阿笃饭店一根油烟排气管突然发生爆炸,一名员工在事故中受伤。有关部门初步认定,事故很可能是管道内长期积存的油渣蒸发后产生易燃气体,然后遇...

鱼虾煤油味,里面有“猫腻”

喝了煤油的鱼虾,“新鲜”啦?  早上7点半左右,北干农贸市场的水产区聚集了不少顾客,大多数摊主在大盆里放了氧气泵,鱼、虾、蟹等水产在里面活蹦乱跳的。  记者来到一家比较熟悉的水产摊,这位中年女摊主说:...

海口严查餐饮业使用私宰病死猪肉

本报讯(记者 常珊珊) 昨日,海口市卫生局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餐饮经营单位、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为对象,即日起开展餐饮消费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查餐饮单位采购和使用私宰肉、病...

马来西亚首都强制所有餐馆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中新社吉隆坡1月27日电 (记者 赵胜玉) 马来西亚吉隆坡市政厅计划明年强制所有餐馆必须设有无线上网服务,否则不允许更换营业执照。  吉隆坡市长阿末弗亚27日在此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项措施不但为让...

万圣节 世界最重南瓜达676公斤[图]

西方“鬼节”万圣节临近,美国各地纷纷举行各种活动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而在南瓜上做文章,则是每年万圣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纽约在29日展出了世界上最重的一个南瓜,波士顿人则在此前几天创下在同一地点点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