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质量不稳定十二大因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总是希望员工具备很强的质量管理意识,在点点滴滴上注重细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然而对于一些新员工,要对一个全新的概念马上领会且形成深刻印象确实有些困难,所以有必要用一个更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事物作为参照,以更直观地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常识,而餐厅厨房的出品质量则是整个餐厅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就借助“做饭”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来初步了解什么是质量管理。员工即使没亲自做过饭,至少也见过父母在厨房的忙碌,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以下我们先就质量意识中的点滴进行类比,最后再用5W1H进行归纳总结。

材料不良,就很难生产出好的良品。

饭好吃,首先米要好,要想做出好饭菜,选材当然很重要。可以想象,不管你厨艺多高,面对粗糙的大米、快变味的肉、快枯黄的蔬菜、品质低劣的油,恐怕也无能为力。当然,这样容易产生的误区是,材料是采购的事情,我只负责生产,所以对材料不用负责。但对于大厨来说,对经手的原材料还是要仔细看看的,如果材料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肯定要退回给采购的。

不依照标准作业,不良品就多。

很直观的就是,如果不按一定的标准放盐,菜味会怎样,如果炒菜不按标准时间,要么会夹生,要么会糊掉。若是炖汤,更要按不同时间标准进行火的调整,否则也无法保证菜品质量。虽然厨艺熟练后,这些作业标准已烂熟于心,不需要将标准书挂在墙上,但其制作菜品的过程一定还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的。而对于新手,就有必要认真学习作业标准,严格按流程作业了。在作业现场,一个产品的形成比一个菜品的形成,有着更复杂、更量化的标准,需遵循更严格的流程,此时,养成“严格依照标准作业”的好习惯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工作场所不讲究,会造成更多不良。

想象一个环境恶劣、苍蝇横行、臭水四溢的厨房,想象一个东西乱摆乱放、甚至盐和味精混放的厨房,这里出来的饭菜将会是什么质量?而工作场所更为讲究,不同的产品对于生产现场有着不同要求,有的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有的需要防静电,有的需要防尘。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对工作场所的讲究当然要比厨房更为严谨。

机器、工具不保养,生产不出良品。做菜之前我们一般都要洗锅,若不洗锅,做出来的菜不但看上去很脏,而且影响口味,也就是影响菜的“质量”。同样,持之以恒地保养机器、工具,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良品多、经常返修、交货就有问题。

如果你在做菜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不良,洗菜没洗干净、切菜厚薄不均、炒菜放少了盐,每个环节都需要返工,且不说吃饭的人等得焦急(或许在等你做的菜时就饿死了),而且菜的质量肯定难以保障。所谓质量,就是每个环节、每个工序都保证质量,并最终保证成品的质量,产品一旦需要返修,就像菜放少了盐需要回锅,口味、也就是质量一定会受影响。所以千万不要抱有这样的观念:“反正后道工序会检查出来的,我这里出点问题没关系。”所以 “预防错误”、“树立第一次就做对”才是最经济的质量。此时一定要记住的是: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追求质量不是唱高调,而是“满足顾客的要求”。

客人希望吃得清淡些,你做的菜却很油腻,客人希望吃麻辣的,你却做出甜的,即使菜品本身是精品,但只要不是顾客所要求的,就谈不上“高质量”。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不了解顾客需求,是不可能做出高质量产品的。这里的顾客既包括终端的消费者,也包括公司内你所服务的、或下一个工作环节的员工。

品质除了减少错误之外还要实施持续改进。

菜做出来了,厨师往往要品尝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下次做适当的改进。一个厨艺精湛的厨师一定是经历了这样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他做出的菜才会为大家所称道。众所周知,菜只有更好吃,而没有最好吃,同理,质量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质量的改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不要做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甚至对工作缺乏热情。

一名对做菜缺乏兴趣、丧失了激情的厨师做不出精美的菜品,就像《少林足球》中哪位做馒头的太极高手,最后做出了又苦又涩的馒头,不再是“甜在心”了。一个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兴趣和热情的人也将如此,无论拥有多高的技能,如果抱以马马虎虎的态度,都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工作结果。在质量管理中,经常提到5M1E的概念。我们发现一旦发生不良,大多来自几个主要来源:人员、机器、物料、方法、测量、环境。对于每一位制造企业的员工,对这几个要素不但要熟知,而且要深刻领会、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我们最后就从5M1E的角度再次总结一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不良来源于人员:

人员缺乏训练、技能上存在不足,或工作态度不良,或当时的心情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想象一下厨房里那些技艺生疏、怨声载道、睡眼惺忪的人,你能指望从这里吃到好饭菜吗?

不良来源于机器:

机器设备直接作用于产品,再好的物料若经过有问题的机器设备,将被糟蹋得一塌糊涂。想象一下漏气的高压锅、沾满油污的炒锅、不再锋利的刀具、火力微弱的灶具,再想象从这里出来的菜品,你会有什么样的直观印象?

不良来源于物料:

当你吃到的肉有些臭了,青菜嚼不烂,你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材料不新鲜”。没错,再好的生产技术,当遇到不合格的物料时也是无能为力的。

不良来源于方法:

如果你还没放油就将菜倒进锅里,如果炖老汤时忘记加盖了,如果你切菜时不懂得手、刀协调的方法,事情会变得很糟。方法出了问题,再努力也无济于事,甚至可能使问题变得更糟。

不良来源于测量:

虽然做中国菜时大多不需要准确的测量,但还是存在大量的“量”的概念,各种佐料放多少、米和水的比例如何、在怎样的火量下炒多久等,正因为此时大多靠厨师的经验,而不是准确的测量,所以中国菜做出来后大多难以保证质量的“稳定”,同一个厨师今天做的和明天做的菜可能口感就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

厨房日常管理中,厨师长必须对每道工序认真检查菜谱,抓好工序检查、成品检查和全员检查3个环节。餐厅及时了解宾客对食品菜肴质量的意见反馈厨房菜肴图片菜肴图片家常菜肴,对菜肴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填写《意见反馈单》由厨师长及时整改;另外,平时还须加强培训和基本功训练。在日常工作中厨师长要加强现场督导,严格要求厨师遵守操作规程,按照标准菜谱进行加工烹调;同时夏天菜肴,还应经常性的进行技术培训和基本功的训练、考核。

为了进一步提升厨房质量管理,我们还总结了以下几点,望餐饮管理者

引起重视:

1、保证原料清洁卫生,在粗加工中必须认真仔细地对原料进行挑拣刮削等处理,然后冲洗干净;

2、保持原料的营养成分。加工中应尽量保持原料的新鲜程度,减少营养成分损失,尽量缩短鲜活原料的存放时间,蔬菜在加工中应先洗后切;

3、原料粗加工应根据各种菜式烹饪要求妥善合理使用原料,妥善安排菜肴,既保证菜肴的质量,又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家常菜肴制作,要按照各种菜肴的烹制要求使用刀法菜谱,注意保持原料的形状完整;

4、原料的细加工应根据菜式的要求进行切配,强调整齐均匀,大小、厚薄、精细、长短都完全一致。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培训游戏:沟通的关键

目的:通过“沟通与回应”的活动体验学习聆听、关注、眼神的接触 时间:60分钟 活动规则:   将学员分成A、B组,然后请A组到前先看规定的内容“请给你的拍档讲述一件你最近三个月特别高兴或有意思的事情”...

厨房工艺流程及区域划分(一)

了解厨房的分类及其功能,可以从横向上认识和把握厨房;进一步熟悉和分析厨房的生产工艺流程,则在纵向上对厨房有了全面的掌握。而根据厨房各阶段生产工作特点,将生产流程分解为几个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依托的区域,...

打荷操作规范

1、工作程序:1.1打荷人员从上班后,协同本小组其他人员将验收后的原料领回厨房。1.2准备本小组所使用的餐具,并检查餐具是否破损,是否干净。1.3切配调料用的葱、姜、蒜等小料,备好调料用的面粉糊等调用...

火锅后厨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

一、后厨分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用具卫生、环境卫生、操作卫生。 二、卫生管理 1、成立卫生检查指导小组。 2、制定卫生工作标准。 3、明确做卫生和检查卫生的时间。 4、明确...

海参席菜单

热菜:扒海参、清汤竹荪、便吃活鱼、炒虾仁、炸鸡签、烧素三样、蜜汁白果、夫子酒烩龙眼、清炖鸭(带面点)、原油肉、青椒爆里脊丝、海米炒菜薹、四喜丸子、三丝泡菜汤。 四大冷盘:盐水虾、五香鱼、油浸清化笋、白...

素席菜单

热菜:扒素鱼翅、清汤素鸽蛋、烧猴头、素椒盐肉、蜜汁素鱼、炒素虾仁、烧羊素肚、炒三冬、琥珀冬瓜、冰糖炖莲子、素米粉肉、烧鸭嗉、炖素烩、氽酿菜心。 四大冷盘:素鸡、素香肠、素火腿、麻腐拌素海参。 干稀面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