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剧增 沪餐饮业盈利锐减
上海市餐饮协会何义钊昨日告诉记者,2007年上海市餐饮销售总额为556.2亿元,比2006年增长23%左右,这一增幅较2006年度的29%有明显下降。
据何义钊介绍,本世纪以来,除了2003年上半年因为“非典”影响,上海餐饮市场仅有10%左右的增幅外,其余年度的增长均在25%左右,并在2006年创下新高。
他称,上海餐饮市场2007年增幅放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人力和物业成本的上升。其中,人均消费在300-500元的高档正餐类型餐饮企业,由于门店地段要求高,物业成本压力大,而实际就餐人数较少,2007年只有5%左右的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关门停业。
何义钊举例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定位与“金钱豹”相似、进入中国仅一年多的日本大型料理餐饮公司“柿安”,已经因付不起工资,无奈关闭其位于淮海路高架附近的门店。
记者另外获悉,2007年以来,在上海100多家较大规模的日本料理企业中,已经有5家陆续停业。此外,百胜餐饮旗下的墨西哥口味餐饮品牌塔可钟,也因“墨西哥风味的餐饮市场在中国还不够成熟”等原因,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门店关停,改为经营旗下另一快餐品牌“东方既白”。
上海餐饮市场零售额增幅回落并不是单例,国家发改委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住宿、餐饮增速下降较大,达2.4个百分点。
“餐饮市场不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但是去年以来高企的物价客观上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人均消费支出有所减少。”不过,何义钊否认整个餐饮业增长不可持续的观点。他对记者表示,整个餐饮市场还在成长,尤其是大众餐饮市场。据他透露,餐饮假日拉动效应仍然明显,而以年轻消费群体居多的中西快餐、休闲餐饮2007年仍保持较快增长。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