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餐饮业大调查:一线城市消费不如二线城市

     据商务部监测,正月初一至初七(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6107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3.3%。高端餐饮业依然遇冷,大众餐饮表现红火。而据记者调查了解,国内餐饮业春节期间的整体表现虽然较往年同比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一线城市北京地区的餐饮业春节消费情况不如二线、三线城市。

      北京地区

     大众餐饮业表现突出

      受国家反腐政策影响,我国的高端餐饮业遭遇寒冬,企业纷纷转型大众餐。北京地区餐饮业马年春节年夜饭预订虽然爆满,但是春节假期的整体消费参差不齐。

      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北京部分餐饮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了营业时间,在春节期间按照国家假日办的放假时间选择歇业,而从事大众餐的餐饮企业在这个春节业绩稳步增长,只是增速有所放缓。

     “初一、初二大街上没有多少人,我们酒店却订满。”北京清香阁餐饮酒店执行董事、总经理何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每年的春节,北京被称为“空城”,但是,我们酒店除了年夜饭爆满外,初一、初二所有店的均被订满,初五、初六翻台率较高”。

     年后一直忙着新店选址的何强对于春节期间的营业情况比较满意,并表示今年继续执行开店计划,在上半年至少要开两家直营店。

     何强表示,每年春节都会有很多人离开北京,但也不少有外地人来京探亲,加上本地人过年会选择在外就餐,而且来清香阁订餐的客人均是回头客(老顾客),几乎年年选择在清香阁聚餐,“今年春节期间,酒店的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增长了3.2%”。

      同样,金百万在这个春节表现要好于往年。

     金百万企划总监李志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金百万一直走的是大众路线,企业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马年春节期间的营业额高于往年。“今年春节6天假期的营业额接近20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

     而正在转型道路的湘鄂情,在春节期间北京个别店面选择按照国家假日办的放假时间表来安排,个别店春节放假期间没有营业,但多数店正常营业。

     “由于北京地区每年春节都会有大量人回家过年,公司酌情调整了个别店面的营业时间,但正常营业的店面就餐情况不错,不过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湘鄂情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

      在湘鄂情人员看来,受北京地区过节人少影响,北京地区春节消费情况不如外地。“上海、武汉地区的店在春节期间的营业额同比有所攀升”。

     另外,一位春节期间在全聚德就餐的杨先生对记者表示,全聚德春节期间表现一般。

     杨先生表示:“大年初四,我们全家去全聚德就餐。就餐的人不多,零点都没有满座。”

     聚焦北京地区的餐饮企业,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餐饮企业春节爆满,有的则选择春节歇业,虽然理由各不同,但总体来看,北京地区的高端餐饮业在春节期间表现一般,而大众餐受消费者热捧。

     二线、三线城市

     餐饮业春节消费高涨

     纵观马年春节餐饮业现状,多了评价,少了奢华。高端餐饮业延续了2013年的冷遇,而大众餐饮却红红火火。二线、三线城市的餐饮业表现突出。

     高端餐饮业在马年春节销售明显下滑。据黑龙江重点监测显示,高档酒店销售额同比下降20%以上。一些中高端餐饮企业纷纷调整经营模式,迎合大众消费需求。而天津狗不理增设外卖窗口,推出价格实惠的大众化包子;上海新雅、杏花楼等餐饮企业推出网购年夜饭服务。

     相反,大众餐备受消费者欢迎,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安徽、辽宁、广西、湖北、湖南大众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左右,天津百饺园、宝轩渔府等餐饮企业大众菜品销售占营业额的80%以上。而平价年夜饭受到消费者欢迎,天价年夜饭难觅踪影。北京烤肉季、同和居等老字号餐饮企业年夜饭生意兴隆,包间基本预订一空,大厅上座率达九成。武汉主要餐饮企业年夜饭预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

     而本报记者在春节期间走访重庆地区的餐饮业发现,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的餐饮企业,不管是门店较小的豆花饭餐馆,还是规模较大的酒店,马年春节期间几乎爆满。

     初一晚上,记者在在重庆龙水镇找了多家饭店,才找到一家有位置的餐馆,而这个位置也是在其他客人走后才空出的。后来,来了几波就餐者,均被老板婉拒了,因为餐馆准备的食材已经卖完,不能再接待客人了。

    同样,接下里的几天,不管是地方小镇还是重庆市里的餐饮企业生意兴隆。

    “今年春节期间的生意要好于往年,不仅我们家的生意好,餐饮企业整体的生意都好。”盐帮菜餐饮老板长城(化名)对记者表示,今年春节期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

     而拥有两家店面的某酒店老板承认,春节期间净利润大约20多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重庆地区春节期间餐饮业爆棚的原因很多,与当地消费观念有关,重庆人有团年的习惯,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选择在酒店聚餐,而几家人聚在一起,少则两三桌,多则五六桌。另外,受“面子”因素影响,好多人觉得在外就餐给家人撑足了面子。

但也有部分消费者表示,选择在外就餐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想父母劳累,在外就餐省去了家庭劳作的辛苦。

     另外,重庆龙景大酒店相关人员对记者表示,春节期间,过生日、结婚预订的客人较多,而过生日和婚庆活动不仅带动了餐饮业,也增加了酒店的入住率。正是有上述原因存在,重庆的餐饮业在春节期间表现如此火爆。

     虽然在马年春节,不少餐饮企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餐饮业洗牌在所难免。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餐饮业过去粗放式的高速发展期已经结束,未来餐饮业的整合将加速。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重庆20餐企赴港考察欲“破困”

由于管理人员难输出、人力成本过高等原因,在全国遍地开花的重庆餐饮企业始终未能走进香港。昨日,记者从市餐饮商会获悉,为了突破扩张瓶颈,重庆20家餐饮企业应香港投资推广总署、香港贸发局和香港餐饮行业协会的...

油炸PK非油炸 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近一年以来,一场油炸与非油炸食品的大战越烧越旺,非油炸阵营“炒作”“非油炸更健康”的观点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批判会”两头开  不久前,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召开了一场“方便面营养安全论坛”,探讨关于“油...

148家餐馆首获“特色”称号

北京市迎奥运特色餐厅评选工作昨天(2月8日)揭晓。在昨天下午的颁奖会上,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卫平宣布了第一批特色餐厅名单,并为148个特色餐厅颁发了“中国风味特色餐厅”、“清真特色餐厅”、“外国风味特色餐...

酒楼服务员半数是大学生

本报讯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饥不择食”了,在强大就业压力下,不少大学生抛弃所学专业改行加入餐饮业,愿意从低层做起。市内某大饭店日前招聘97个服务员,其中53个是大学生。   该大饭店董事长称,这些服务员,...

南京“私房菜”流行

【江苏商报报道】 商报记者韶静报道 当下,南京刮起一股“私房菜”热潮。昨天,南京首届私房菜论坛在南京首个会所街区——橡树街举行,省内著名美食专家、餐饮巨头等共聚一堂,就“私房菜”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

2006北京影响力19强出炉 俏江南董事长张兰 上榜

本报讯(记者王海林)由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京报等13家京城主流媒体共同主办的“北京现代杯”第三届北京影响力活动目前进入到新的阶段:“北京影响力19强”于近日正式揭晓(见随报选票)。从即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