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服务员反感“农民工”称谓
部分在渝全国政协委员来到北京市重庆陶然居朝阳店,看望慰问重庆赴京务工人员 重庆日报 图
爸爸妈妈你们可以回家吗?”
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 刘兆亮 马力) 几天前,巴南一品中学初一女孩让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帮一个忙:她给在北京打工的父母写了一封信,让严琦带到北京去。昨天,严琦揣着那封信,跟来自重庆的全国政协委员说了这件事。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带领几个政协委员,一起去陶然居北京朝阳店送信。
四周很安静 只剩读信颤抖的声音
女孩的妈妈在北京做服务员,叫何娅,与她一起工作的还有几个重庆籍的,昨天下午4点半,听说何娅的女儿来信了,她们都围了上来。
信是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副市长吴刚送到何娅手里的,何娅捧着信,低头看着信封,使劲抿着嘴,手在抖。旁边的重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说,拆开看看,给大家读读也行。
何娅拆开信封、展开信,用重庆话一字一句地读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春天快到了,燕子飞回来了,爸爸妈妈你们可以回来吗……
围在周围的同事们、送信的委员们安静地听着,只剩下何娅越读越颤抖的声音。
“我孩子1岁半,想妈也写不出来”
信还没读完,一个服务员再次咬了咬嘴唇,眼睛红了,眼泪无声地流下来。她叫严露,说自己的孩子只有1岁半,在重庆老家。“娃儿太小了,他还不能写信,想爸爸妈妈也不能写出来,甚至还不会说,可我想娃儿……”
“我晓得重庆的兄弟姐妹非常牵挂家人,更想念孩子。”邢元敏说,你们打工赚钱,养老抚小,对家乡是有贡献的,对你们所在地(北京)也是有贡献的,等你们想回去了,可以回到重庆去,那里同样有创业、就业的机会。
邢元敏问“你们有什么要我带到会上”
服务员说:“我们想给自己改称呼”
“你们还有啥子困难、要求,都可以和我说,明天政协开幕,我带到会上去。”邢元敏左右看一下,再环视一周。
一个服务员突然声音很大地说:“我们想给自己改称呼,以后别叫农民工啊、棒棒啊什么的,不好听。”委员们热烈讨论起来,纷纷说,这是最切身的感受,叫了一二十年了,相信这次“两会”上会有个新的说法。
邢元敏总结说:“记住了,会采取一些方案,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让员工感到有尊严、有归宿,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