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口水油”,诸暨严查火锅餐饮!
前不久,诸暨市三家涉嫌使用“口水油”的火锅店被查处,
让市民对火锅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怀疑,
还能不能继续愉快地吃火锅了?
这个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近日,市场监管局在前期联合公安部门共同查处三起涉嫌使用“口水油”案件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继续发力,在全市开展餐饮服务环节火锅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杜绝违法添加、回收使用“口水油”等影响恶劣的不法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
加强监督性抽样检测
根据餐饮服务环节火锅经营行为的特点,加大对火锅原料、底料、食品添加剂等监督抽检的频次和力度。特别将餐饮服务单位自制的火锅原料、底料、调味料列为必检品种,发现不合格食品及风险监测问题食品,立即依法依规,及时查处。截止目前,火锅经营环节已抽检58批次,其中火锅底料45批次,火锅食材13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加强来源性规范检查
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牛羊肉、火锅底料及添加剂采购和使用情况,检查经营者是否落实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查看是否贮存和使用过期食品、有毒有害食品,是否贮存和使用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调味料等,把好“来源”关,杜绝不合格食品、添加剂及调味料流入餐桌,确保食品原料来源可靠、问题可溯、风险可控。截止目前,已检查火锅店64家,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12份。
加强去向性监督检查
总结“口水油”案件查办经验,进一步加强废弃油脂和餐厨垃圾处理的检查,做到去向明确,确保废弃油脂及餐厨垃圾交由正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杜绝出现经营者自行回收再利用的情况。
加强联合性协调共治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联动共治”工作机制,充分依托基层“一张网”工程,对餐饮服务环节火锅经营行为,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与网格梳理相结合的融合式大排查、大摸底;强化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横向沟通联系,做到有案必查、一查到底。对于在火锅底料或调味料中添加罂粟壳、罂粟粉、工业石蜡等非食用物质,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可能使用“口水油”等行为,依法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
关注食品安全,
关爱生命健康哦!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