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菜品质量控制
很多餐厅总会有顾客反映:怎么今天点的菜味道和上次的不一样了?是不是换厨师了?或者说今天的菜怎么咸了或者没有加姜蒜……这就是菜品质量不稳定的表现。那么,除了换厨师造成的菜品质量问题,菜品质量不稳定该如何解决?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餐厅菜品质量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1
|材料不良,就很难生产出好的良品 |
饭好吃,首先米要好,要想做出好饭菜,选材当然很重要。可以想象,不管你厨艺多高,面对粗糙的大米、快变味的肉、快枯黄的蔬菜、品质低劣的油,恐怕也无能为力。
2
|不依照标准作业,不良品就多|
很直观的就是,如果不按一定的标准放盐,菜味会怎样,如果炒菜不按标准时间,要么会夹生,要么会糊掉。若是炖汤,更要按不同时间标准进行火的调整,否则也无法保证菜品质量。虽然厨艺熟练后,这些作业标准已烂熟于心,不需要将标准书挂在墙上,但其制作菜品的过程一定还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的。
3
| 工作场所不讲究,会造成更多不良|
想象一个环境恶劣、苍蝇横行、臭水四溢的厨房,想象一个东西乱摆乱放、甚至盐和味精混放的厨房,这里出来的饭菜将会是什么质量?而工作场所更为讲究,不同的产品对于生产现场有着不同要求,有的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有的需要防静电,有的需要防尘。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对工作场所的讲究当然要比厨房更为严谨。
4
|机器、工具不保养,生产不出良品|
做菜之前我们一般都要洗锅,若不洗锅,做出来的菜不但看上去很脏,而且影响口味,也就是影响菜的“质量”。
5
|不良品多、经常返修、交货就有问题|
如果你在做菜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不良,洗菜没洗干净、切菜厚薄不均、炒菜放少了盐,每个环节都需要返工,,菜的质量肯定难以保障。
6
| 做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一名对做菜缺乏兴趣、丧失了激情的厨师做不出精美的菜品
保证餐厅菜品稳定的解决方安:
1、选材:食材品质最重要
没有好的食材就不可能做出精致的菜品,所以,要把原料视为烹调中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对于验收的标准,对每种食材的产地、生长环境、生长时间等都要有要求,而新鲜只是众多要求中最基本的一条。
比如市面上销售的象拔蚌有很多种,有加拿大产的、美国产的、墨西哥产的,加拿大产的成本虽然较高,但色泽洁白,口感非常鲜甜,出料率也高;美国产的蚌身比较短,而且颜色发黑;墨西哥产的多是水蚌,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出料率太低,而且鲜甜味和爽口感都不足。所以,要选购加拿大产的象拔蚌。因为只有这样上好的食材才能做出更鲜美、更爽口的菜肴。
2、新鲜:18小时是极限
关于新鲜度的管理,这里特别要强调6个小环节:
1、所有的鲜活海鲜都不能过夜,必须当天采买,当天使用。
2、凉菜当天制作当天销售,禁止第二天继续售卖。
3、自制的酱料保鲜存放不允许超过两天。
4、葱、姜等小料要现用现切,不得大批量切配后存放使用。
5、蔬菜原料现用现切,防止水份和营养素的流失。
6、提前加工的半成品食材保鲜存放不能超过2天。
对待新鲜度的要求就是保质期不超过18小时。原则是当天买的当天卖,当餐做的当餐卖,尽量做到冰箱零库存。
3、火候:让食材口感最佳
火候在烹调中是最难掌控的一个环节,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够实现火候控制的标准化,但是一直在不懈的努力中。那如何指导所有的厨师把好火候关呢?
第一,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技能培训和技能比武,达到让每一位厨师对火候的大小都有统一和明确的认识。
第二,对菜品的制作流程进行更细化的规范,比如强调在某个火候控制下,菜肴的烹调时间。
第三,对某种火候状态下,菜肴烹调的温度进行标注,并通过测温仪等现代化的设备,监控菜肴烹调的火候。
4、色泽:强调食欲色
食客对于菜肴的第一印象来自于色泽,所以要非常注重菜肴呈现出来的效果。而对于色泽,有三个方面的标准:
1、一菜少于三色
要求一款菜肴最多只能体现三种颜色,如果颜色太多,菜肴就会显得非常零乱,档次自然也不高。
2、强调菜肴本色
有些厨师为了让菜肴更加鲜艳,往往会采用一些不健康的方法进行调色,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比如芋头,它本身就是白中透着淡淡的紫色,如果制好的菜肴紫色偏重,反而让菜肴减分。
3、提倡食欲色
食欲色即能够吊起食客品尝欲望的色彩。在湖南菜中,烹调很多菜肴都会用到酱油,所以酱色是湖南菜中比较常见的颜色。但是只有那种带有浅浅酱色和亮度的菜肴才容易吊起食客,那些黑褐色的或者红褐色的色泽只会引起食客的反感。
5、搭配:突出本味是原则
菜肴的搭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一款菜肴主、配、调料的搭配,另一个则是整桌筵席菜品组合的搭配,这里主要说第一个方面。
对于菜品主、配、调料的搭配,强调在“本味”的原则基础上,通过配料的使用,达到提升营养价值和档次的目的。
6、温度:从菜肴到餐具都有标准
温度是决定菜肴品尝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菜肴做得再好,但温度掌握不好,那么菜品的口味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保证菜肴的温度,知名的大厨们对很多菜肴的品尝温度都进行过反复试验,从而得出了下面这些标准:
汤——控制在95℃以上
米饭——不低于70℃
小炒菜——60℃
蒸菜——75℃左右
煲、烧、炖菜——85℃左右
清爽型冷菜——12℃-16℃
热制冷吃菜——26℃
为了更好地控制菜品的温度,对餐具的温度也是有要求的。比如盛装汤羹的碗、盛装小炒菜的盘子,都要经过开水浸烫,或者用蒸箱加热,以保证拿到盘子时是烫手的,才能用来盛装菜肴。同样道理,如果销售的是清爽的冷菜或者冰镇菜,盘子则要提前冰镇。
小 结
中餐的烹饪法是多样化的,出品与厨师有莫大的关系。但是顾客并不会体谅餐厅的不容易,他们只认味道。因此,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因菜品质量不稳定造成客源流失,最好还是防范于未然。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