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绿波廊”开业三年无盈利
豫园难道只适合小笼而吃不惯汉堡?
3年前,一片锣鼓喧天中,作为中国上海及德国汉堡友好城市关系象征的汉堡豫园在汉堡市中心开业,当时没有人会想到,如今这座“微缩版”上海豫园的经营主体 “绿波廊”中式餐厅已经闭门谢客。
这是汉堡豫园在当地经营举步维艰的一个缩影,而这背后存在着选址、资金、服务等多方面的客观无奈。
事实上,这一民族品牌“走出去”的“成长的烦恼”已经引起各方关注。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汉堡官方正筹备将汉堡豫园整体搬迁至一处新商业地标。
稀少的茶客
“今年是上海和汉堡友伴关系签订25周年,各方都在筹备庆祝,汉堡豫园是最理想的聚会之所,可是它却宣布 内部修理,停止营业 。”作为最早为设立汉堡豫园鼓与呼的留德学者之一,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关愚谦说自己很伤心。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否极泰来 在关愚谦这篇博文中,他发出了“救救我们的汉堡豫园吧”的呐喊。
11月7日,本报记者来到位于汉堡市菲尔德布朗纳大街(Feldbrunnen Strasse)67号的汉堡豫园。
流水曲觞、九曲回廊、山石亭榭、屋顶飞檐,一切依旧,从外部造型看,这里更像是一处中式园林公园。
踏上几级台阶,走过九曲回廊,便是“绿波廊”餐厅,不过餐厅大门紧锁,门上挂着纸牌,纸牌外包着塑料纸,但塑料纸内已经落有灰尘,纸牌上面有红蓝两色打印的德文写着:“由于内部装修, 绿波廊 从2011年6月16日开始暂停营业。茶楼仍然对外开放,文化活动照常。”
原来绿波廊已经停业接近5个月,本报记者沿着九曲回廊往回走到一半发现,作为汉堡豫园另一经营主体的“湖心亭”茶楼确实仍在正常营业,营业时间与大多数德国商店相仿,从早上10点到下午6点。
在这座古色古香的茶楼内,只有一名中国工作人员。
在本报记者光临的1个半小时内,仅有2批共5名当地顾客光顾了这处“全汉堡唯一能喝到最正宗中国茶的地方”。
2008年9月25日,汉堡豫园“落户”当地之时,这里的茶客是以数百名来统计的。
这座新豫园是以上海豫园为蓝本,按照1:0.8的比例建设,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当时,德国媒体用了“震撼”这样的词来形容这一中式园林建筑,由于豫园的官方名字“汉堡-上海欧洲旅游中心”过于复杂,德国人更是亲昵地给这个地方起了个易记的名字 中国茶楼。
直至今天,举办文化活动仍然是汉堡豫园主要经营项目之一。
“湖心亭”茶楼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绿波廊”关门后,汉堡豫园仍然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本周末开始,为了给本月中旬汉堡市长访问上海预热,作为汉堡豫园母公司的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600655.SH,下称“豫园商城”)还特意从上海选派7名剪纸、泥人等民间艺人来到这里进行免费的中国文化展示。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