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四年练“姜雕”绝技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天然形态、千奇百怪的生姜经过加工竟能变成形象逼真的小松鼠、小乌龟、人等工艺品。这位“姜雕”师傅就是省会厨师马巧堂,而且他使用的加工工具不是雕刻刀,而是菜刀。 马巧堂今年23岁,在省会做厨师已有年头了,因为精深的“姜雕”手艺,马巧堂被同行誉为“怪才厨师”。8日下午,记者在报社见到了马巧堂,并目睹了他的“姜雕”作品— ——一个个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小松鼠、小乌龟、人,甚至水龙头等物件。许多“姜雕”的细微之处纹饰繁琐而精致,很见刀功,很难想象这竟是用一把菜刀雕刻而成的。 记者发现,每一件“姜雕”作品并未有太多“剥削”之处,更多地借助了生姜的天然形态。马巧堂说,他只要看到生姜千奇百怪的形态,便会联想到适宜的图像,所以他的“姜雕”作品动刀之处不是很多。因为未带菜刀,马巧堂便借用了一把铅笔刀现场给记者演示技艺。马巧堂随便拿起一块生姜,说生姜的天然形态接近于“猫”,然后经过不到2分钟的简单几刀,一个活灵活现、充满动感的“小猫”就出来了,无论“猫头”、“猫爪”还是“猫尾”,都恰到好处。 马巧堂告诉记者,痴情“姜雕”与他的厨师工作有很大关系,使菜刀在他手上运用自如。他的第一件“姜雕”作品是在无意中完成的。那是在2001年初的一天,马巧堂感觉手中把弄着的一块生姜像一个“小乌龟”,便用菜刀随便削了几下,结果很像。之后的日子里,马巧堂经意不经意地用菜刀在生姜上“剥削”图形,就这样渐渐地喜欢上“姜雕”了,技艺也不断精进,无师自通。 4年多来,马巧堂亲手制作的“姜雕”作品已有几千件,但因生姜无法长期保存,一件“姜雕”作品顶多放上一两个月便变形了,这也让马巧堂很伤脑筋。马巧堂说,几年来光买生姜的钱就用了两千元之多,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家里人也很支持。 据了解,厨师界会雕刻的大有人在,但所使用的工具是专业的雕刻刀,不是菜刀,马巧堂的“姜雕”可以称得上是菜刀绝技。据马巧堂说,他想就自己的“菜刀姜雕”申请专利,目前朋友们正在帮忙运作这件事情 厨房管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搓鱼面配方

简介搓鱼面又称搓鱼子,是甘肃省张掖市特有的经典面食小吃。因其成品的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做法做法略显复杂,下功夫才可学会。做法流程:1、和面擀面皮;面必须有适当的柔软度,太软或过硬都要不...

海鲜粥配方

材料白饭2碗,虾仁80公克,中卷1尾,蛤蜊120公克,鲷鱼片半片,芹菜末2支,姜丝少许,米酒1大匙,盐1大匙,鸡粉1小匙,白胡椒粉适量,高汤3000㏄,米酒少许,白胡椒少许做法 1.白饭放入滚水中煮2...

椰汁豆糕配方

椰汁的浓郁清香被牢牢的结冻在了豆糕中,丝毫动弹不得,清凉的滋味从入口刹那起,翩然滑落肚中,令人不由得浮想起海边的椰风树影与娇阳金砂。热量标注:此菜热量为274千卡/人材料蜜豆  100g,椰汁  20...

烹调技巧掌握芡汁厚薄有学问

一般来说,芡汁的厚薄主要应根据不同的烹调方法、不同菜肴的特点灵活掌握。厚芡:厚芡就是勾芡后菜肴的卤汁较稠,按其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包芡和糊芡两种。包芡:粉汁最稠,其作用是使稠汁全部包到原料上去,多用于爆...

为什么烹制爆菜要“抢火候”?

爆,是一种程序复杂,旺火带砀烹调技法。由于火力和时间对制成爆制菜肴质量关系极大,厨师称之为“抢火候”菜。特别是“油爆”,其烹调过程分焯、炸、炒三个步骤,连续操作,一气呵尤其是水焯和油炸时间更短,都不超...

厨师技巧六招创好新菜

林枫,1974年生,河南信阳人,河南烹饪名师,现担任御菜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阿庆嫂集团副总经理、行政总厨。 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