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选址的穷人法则
选址对于餐饮业来说最为重要,可是位置好的竞争力太大,就连位置不好的商圈也优先给了品牌餐饮,那么咖啡馆如何选址呢?
【 1 】大企业选址有哪些硬道理?
世界到底有多残酷?比你想象到的更残酷。对于独立咖啡馆来说,大企业的选址策略基本用不上,其议价能力万万不可小视。
尤其是当你看到你店面隔壁的星巴克3.5元/平米/天,可租给你却是8元/平米/天。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大企业选址都有哪些“恶趣味”和大道理——
7-11便利店会关注到人流方向,与车站的位置关系,上坡下坡。
店铺尽量在上坡方向,更慢的行进速度有利进店人数转化,越是低客单价越要考虑更多的细节;
星巴克钟爱人流集中的街角(这跟他们最初成功的几家店铺位置有关),以及城市地标性区域(这跟营销推广手段有关,代表星巴克进入某个城市的闪亮登场以及即将到来的统治性地位);
麦当劳有数据算法。商圈级别,人口基数,消费能力,城市可支撑几家店铺,相关物料的配送成本。
看下图,英国麦当劳分布,脑补一下为什么你不能跟麦当劳用相同的策略……
【 2 】“穷人”选址法则:“蹲出一片天”
穷人选址的基本功是——不惜力。
第一步:选定大区域
曾跟一个开过酒吧起过饭馆的长辈聊过,关于选址总结的特别接地气,叫做“长宽高厚”
——街道长度,直接决定街道的流量;
——街道宽度,主街道的重要指标;
——小区厚度,周边人群体量,根据小区新旧、性质以及大体的年龄分布粗略估算消费能力;
——楼层高度,楼够高,人才够多。
有人的地方才有需求,尤其是客单价越低的商业约需要靠近需求人群。
当你真正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对一个街区了如指掌,那么往下看。
第二步:蹲守攒数据
蹲点儿是个力气活,唯一的建议是:当店员表现出对你的厌恶的时候,点些东西,终究人家还要做生意。
如果附近有业态近似的咖啡馆为最好:
首先,它会帮你探出周边的市场基础,消费能力。
其次,干掉它是你的第一要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蹲点儿也是个技术活,完整的资料获取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
——分时段记录。工作日,假日,如果附近住主要人群为学校还需要考察学校放假时的数据。
——数据分析。需要在意的类目有,客单价、顾客年龄分布、大体职业、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翻台率、全天流量分布(直接决定营业时间以及排班制度)。
第三步,排查与资本正碰的可能性
任何一个咖啡馆都要面对的是,如果当你身边开了一家星巴克怎么办,你可以说星巴克是快餐化的,我有400平,提供舒适的座椅——
那么紧接着旁边开了一家雕刻时光或者漫咖啡怎么办?
资本正碰的结果是压倒性的品牌优势,你的进店人数减半,接着是压倒性的财力。
商超里赔钱的星巴克 、COSTA不是没有,但是主不在乎,集团作战和单兵突围不是一个路子。
比如下图的星巴克,你以为人家是为了单店挣钱吗?
商业的基础是需求,尤其是作为咖啡馆这类客单价并不高的地缘性消费,选址就非常的重要。没有1公里内的市场需求作支撑,O2O引流什么都是胡扯,黄太吉可以有慕名者从几千公里外来吃,但咖啡馆靠这方面客流活下却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定要记住: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同样是成本之一。理智开店,蹬出足够数据,如果算得出利润,那就基本可以圆梦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