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辣椒面原是树皮造

黑心商贩竟然将树皮、橘子皮碾碎后掺杂在面粉里,制成胡椒粉、辣椒面等“名牌”调味品出售。今天上午,根据市民举报,市质监稽查局、李沧分局执法人员联合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干警,一举端掉了重庆中路上的一家黑调味品加工窝点。

黑窝点藏身偏僻小院

今天上午9时许,记者随同质监稽查局执法人员来到重庆中路298号一个偏僻的小院子前。执法人员装作小商贩,敲开了紧闭的大门。进院后,记者发现这个不大的院子里堆满了杂物。“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是3间小屋和一个简易搭建的棚子。走进不足10平方米的“包装车间”后,记者发现里面有一张床、一张饭桌和一台炉灶,床边堆放着三四双脏鞋。执法人员在这里搜出了大量印有“上海味好美”商标的咖喱粉和辣椒粉,还有近百个印刷好的包装袋。在面积更小的“生产车间”,执法人员搜出了大量已加工好,还未装包的咖喱粉和辣椒粉。

树皮碾碎制成辣椒面

在“加工车间”里堆满了已经加工好的辣椒粉。当被问及辣椒粉的制作过程时,现场负责加工的一名妇女支支吾吾地说:“磨好的青辣椒粉加上面粉就行了。”在院子的地上还晒着一堆大黄、八角、橘子皮、树皮等,据这名妇女介绍,这些是用来加工咖喱粉的原材料。他们将这些东西碾碎后掺杂在一起就制成了辣椒粉和咖喱粉。

执法人员还发现,原材料中的大黄颜色不正常,极有可能添加了色素。结果,执法人员在棚子里发现了一塑料袋黄色的色素。该妇女承认这是用来加工咖喱粉的材料。当执法人员问该色素是食用色素还是工业色素时,该妇女称不知道。

伪造成名牌上市销售

“看,这里面全是包装袋!”一名执法人员从房间内搬出一个编织袋。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各种调味品的外包装袋。其中印有“上海调味食品厂”标志的包装袋的数量最多,粗略统计有500余个。据负责加工的妇女介绍,这些包装袋都是从抚顺路批发市场买回来的。另外一些印有“味好美”标志的白胡椒粉、黑胡椒粉、孜然粉、椒盐等调味品,也都是从批发市场低价买回来的假冒伪劣商品。执法人员说,“上海调味食品厂”是上海当地的名牌企业,该作坊是故意伪造名牌出售伪劣产品。

烤肉摊成销售主渠道

经查,该加工点没有办理任何手续,他们将树皮、橘子皮等粉碎后掺在面粉和工业盐中,再用工业用黄色素进行调配,便生产出胡椒粉、辣椒面、椒盐等假冒伪劣调味品。据当事人交代,他们加工好的调味品主要销往农贸市场和烤肉摊。最后,执法人员当场查获各种假冒调味品300余袋,调味品包装袋一宗,查扣生产、包装设备一套,并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此案将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质监部门提醒市民,在购买调味料时,尽量去大型超市,不要贪图便宜去个体商贩那里购买。同时,从包装袋的印刷及封口处可辨认调味品的真伪,正规厂家的产品包装袋上图案印刷得很清晰,封口处很平整,而小作坊一般用简易设备生产,包装袋封口很容易起皱。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2006年度广州十大明星餐饮企业出炉

(记者林晓丽 通讯员李丹戎、范国芸)昨日,新一批国家级酒家暨餐饮业年度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广州市政府举行。大会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酒家、广州十大明星餐饮企业、广州餐饮风云人物以及广州餐饮行业突出贡献奖。...

女服务员难招 男服务员顶替

(记者 李琦) 女服务员越来越难招,德庄老板李德建称,其30多家直营店里已有两成服务员是男性,预计这一比例还会扩大。  餐饮企业称,由于重庆餐饮业飞速发展,服务员越来越不好招。李德建称,每年自己新开的...

中华餐饮名店亚太酒家一道菜价格相差150元

《中国法治报道》“移动七昼夜”第三天—广西桂林   劳春燕:欢迎收看十一长假中的《中国法治报道》,我是劳春燕。   劳春燕:《中国法治报道》的特别节目“移动七昼夜”,陪您走过七天长假。我的同事撒贝宁、...

餐厅油锅着火 女服务员报警

“着火啦,快打119!”随着一声大喊,所有的餐厅人员都跑到一楼厨房,厨师在炸花生时油过热,锅里的油燃烧了起来,一名女服务生边喊报警边从厨房里跑了出来。   昨日中午12点左右,白鹭洲田园木屋茶餐厅和往...

游客食物中毒酒店被罚两万

记者 林春宏 柴彦明 实习记者 王强) 8月6日9时30分左右,三亚中亚大酒店三楼餐厅为一旅游团提供餐饮后发生游客集体发病现象。经有关部门检验,最后认定为游客食物中毒事件。  事发后,三亚市政府有关部...

56位餐饮大亨昨获奖

本报讯(实习记者 郝蕾 记者 胥建礼)在第二届餐饮业博览会开幕的第二天,商务部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中国餐饮业优秀企业家、中华名厨及这些奖项的提名奖、荣誉奖,共有56位“餐饮大亨”昨日受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