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袭,餐饮企业应当如何自救?

寒冬已至,且仍将长时间持续。餐饮企业应当如何自救?

2019年以来,困扰了餐饮老板多时的社保新制度正式实施,有人说,“照章缴纳,30%的利润就没了”“如果要保持现在的利润水平,至少得涨价20%”......难的是,经济下行,消费者也不愿花钱了。

行业寒冬的大环境下,餐饮创业者最明显的焦虑是:业绩下滑。有餐饮老板面临困境:开了十几年的老店也没能逃过一劫,顾客来得少了,门店营收至少减少10%。而这还不是个例。

挑战和阻碍增多,困境之下,餐饮企业应该如何寻找自救方法,安稳度过这个冬天?

寒冬来袭,企业不得已瘦身

01裁员潮下,企业瘦身运动熊熊来袭

2018年,独角兽企业流血上市成为奇观,被资本催熟的共享单车ofo跌下神坛,融资难,创业者艰难生存……资本寒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到来。

面对寒冬,餐饮企业业绩疲软开始瘦身,星巴克去年11月发布文件裁员350人,2019年将关店150家;同时, 可口可乐宣布裁员8万,相当于只留下25%的员工...而开年以来,一轮税改成了国内裁员潮大爆发的导火索。

大公司纷纷裁员保存实力

▲图片来源:百度

前不久,网上传出“客如云欠薪”“二维火降薪”的消息,这两家都是餐饮SaaS赛道头部玩家,如今也遭遇了资金问题。阿里和美团的交战与应对,也将给餐饮市场带来不小的动荡。

02倒闭潮中,企业无奈转身

这一年,倒闭潮还在上演,其中不乏有退出内地、某城市市场的,还有关闭部分门店的,预计在年底还将再次迎来一波关闭。

王品集团关停旗下表现不佳的“ita”义塔餐饮品牌4家门店,蔬食品牌“舒果新米兰疏食”3家门店;

英国简餐品牌Pret A Manger将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透露,多品牌并不好玩,而且分散精力,炉鱼各家门店的盈利差距也很大……

舍弃旗下品牌,部分市场,餐饮企业正在无奈转身

根基较稳的大企业迎接危机,尚有周转之地,但还有大批初出茅庐的创业者,被扼杀在摇篮里。在餐饮寒冬中,门店扩张的快慢已经不重要,活着才重要。企业找到自身适合环境的模式生存下去,就是竞争力。

寒冬困境,经济下行与竞争环境的夹击

01经济下行,消费者收紧了钱袋子

今年社会快消品中方便面和榨菜的销量激增,拼多多的崛起,让消费降级一说喧嚣而起。才适应32元一杯的星巴克不久的我们,又开始寻找更具性价比的替代品。

居民净存款24.5万亿,回到2012年水准!

▲图片来源:米筐投资

当消费者收紧钱袋子,对餐饮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消费频次少了,客单价低了。有些外卖餐饮老板会发现,挑特价产品点的消费者更多了。

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居民收入增速和物价水平的不匹配,高房价、高物价以及失业潮的危机正加剧消费能力的削弱。存量财富减少,想赚钱更难了。

02同行竞争太大,僧多粥少

新入局者过多,但市场增长仍旧缓慢,呈现了供大于需的状态。就拿餐饮第一大品类火锅来说,美团点评数据显示,2017年的门店数在30万左右,而在2018年第二季度就已增至近40万家火锅店,增长率高达33%。

僧多粥少,存量市场竞争空前惨烈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

放眼整个餐饮市场,往往是一个爆款出来,餐饮人前仆后继;外行手里有点闲钱,也要整个餐饮做做;最早做外卖的一批风生水起,收割了一片红利,种种变化逼得老餐饮人手足无措……等到反应过来,已经被抢占了先机。

行业寒冬,餐饮企业如何自救?

01性价比是过冬关键词

2019年,口袋紧缩的普通老百姓将更在意一顿饭的性价比,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品牌溢价的吸引力会减弱。除了满足消费者本身的刚需之外,花更少的钱吃更多样的东西,好吃不贵有面子也是一种消费场景,比如喜茶。

不贵,又能满足“晒”,也是一种性价比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经济形势下滑,消费者更加理性,但仅仅是便宜并不等于性价比。而是从产品、环境、服务的维度让消费者觉得占了便宜。

我们此前在给上海人气外卖品牌兜约下饭菜提供战略服务时,将现炒定为品牌芯,以现炒为核心价值卖点,附加“开小灶,点兜约”广告语,举办星厨大赛等,以“星厨开小灶”让消费者感受到其高价值和性价比。

这种性价比本身能够向外获得流量

▲图片来源:兜约下饭菜

而要落实这种性价比,企业本身内部的成本结构,营运效率都需要提升。

02商业综合体竞争激烈,新的打法到来

逃离综合体,区域老大的机会来了

购物中心数量急增、房租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客流效应大幅下降,餐饮企业越发扛不住高压。餐饮界开始出现逃离购物中心,走进社区商圈的现象。

购物中心内,某些餐厅饭点时间等位的越来越少

▲图片来源:众郝创意咨询

去年,星巴克布局开始进社区店,西贝开了50平方的社区店,精选方便外带和一人食的20款产品;做点心的品牌,开始主打社区夜宵市场,满足年轻人11点后的社交需求。

综合体餐饮品牌的同质化千篇一律,离消费者越近,就越有发言权。餐饮品牌成为一方区域老大,深耕一个区域在口味品质文化风情等方面做出特色,或许更容易做成一方美食名片。而更了解当地人口味的土生土长品牌将更具优势。

餐饮全渠道竞争时代到来

随着新零售、外卖业务被看好,餐饮进入全渠道的竞争时代。

2014-2018 年餐饮新零售与电商领域披露总投资事件 502 起,披露总投资金额约 394.65 亿元人民币。2018 年投资金额创下新高,达到112.15 亿元人民币。

以霸蛮为例,今年转型零售,自加热系列的牛肉粉出现在天猫、京东、盒马鲜生、全家便利店以及各大商超平台,零售业务能达到月销近40万份,80%营收来自线上电商、线下零售和外送业务。

餐饮新零售与电商成为了主流资本新宠

▲图片来源:2018 年餐饮投融资报告

然而外卖市场在一度爆发之下,将迎来新的转折。外卖平台的抽点高达20%,正式成为餐饮业房租、人工、食材之后的“第四高”。单纯依靠平台做外卖难以生存,还是要回归线下体验。

未来,餐饮品牌的竞争已经不能单纯地局限在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外卖,堂食、外卖、电商、零售、快闪等都是全渠道化不可缺少的因素。

03企业修炼内功的时候到了

精细化管理

餐饮本质的回归,是回归产品吗?本质上应该是整个体系的升级。高成本时代,深度优化内部效率,激活组织效能,做到开源节流是唯一的出路。

寒冬来临,餐饮老板应当研读自己企业的基因,带领着自身的团队提升产品、服务、体验,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问问自己这么多年活下来的本质原因。

研发创新,聚焦爆品

大环境竞争激烈,但产品创新永远不会止步。

餐饮行业的流行趋势,从“大而全”走到“小而精”。聚焦单品打造爆款,爆款成店的模式已经屡见不鲜。但归根结底,还是产品研发能力的强化。

餐饮企业可以集合厨师作为企业的科学家、发明家,再配合对市场消费的考察,培养这样的研发团队,去保证不断的高效出品。

唯有保持创新研发的能力,才能走在前头

▲图片来源:摄图网

结语

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餐饮寒冬到来,是逼迫着餐饮人爆发出了自己的忧患意识,去挑战和激发企业作出变革和改进。

想要走出寒冬,一定是时刻保持这种危机感,适应甚至是预估环境的变化以达到自我进化。在这场餐饮淘汰赛的洗牌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红高粱”缘何而来 连载(1)

本期导读:1995年,一个叫乔赢的中国人创办“红高粱”,向麦当劳发起了挑战,然而,这个一夜之间崛起的中国快餐名牌又一夜之间坍塌了,乔赢也锒铛入狱。今起推出《永不言败》系列连载,为你讲述一个经历...

餐饮产品的生产管理

一、 重点掌握 1、餐饮生产管理是餐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厨房作为饭店向客人提供食品的生产加工部门其餐饮生产对餐饮经营来说至关重要,餐饮生产水平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饭店的餐饮特色和市场...

西餐厅经理工作职责

[一]、 工作职责:1、 协助餐饮总监管理、督导餐厅、酒吧、管事部、厨房的日常工作,保证各点高质量的工作水准。2、 编制广场日常管理制度及督导层工作程序、标准,审定操作层工作程序、标准,参与制定餐厅、...

客房部应知应会(一)

酒店共有三层客房楼,商务套间 4 间、豪华套间 2 间、商务标准间 49 间、商务单人间 27 间、普通标准间 13 间、共计床位 157 个; 客房可服务项目包括:擦鞋服务、加床服务、送餐服务、留言...

客房部的人员配备和安排

制定工作定额 工作定额有两中表现形式,一是指时间定额,即完成单位工作所必须耗费的时间,二是指工作量的定额,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按标准要求完成的工作数量. 影响客房工作定额制定的因素1.人员素质.即客...

客房服务用语

1. 陌生客人要求开房间时应讲“请出示一下您的房卡和欢迎卡好吗??”2. 如有来访客人找住店客人时,如客人在房间,应电话通知住店客人“先生/小姐,您好!大厅内有**先生/小姐来访,您方便会客吗?”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