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锁定餐饮行业全金融产业链

 尤先生是一家连锁餐饮企业的老板,在上海从事餐饮业已经有7年的经历,经过多年的奋斗和拼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品牌,而且连锁门店的数量也已达到6家。经营上的成功没有使尤先生停止发展的步伐,继续扩张连锁门店是尤先生展业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但是新开门店时需集中投入资金的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餐饮企业向来是银行信贷支持较弱的企业。由于“重流量、轻资产”是餐饮企业的一大特点,即所有经营场所一般均采取租赁的形式,较难提供符合银行授信标准的抵押物;其次,餐饮行业中细分门类较多、部分子行业生命周期较短,银行较难把握与判断。

  “更重要的是,由于餐饮行业的收入有相当一大部分不需要开票,长期以来经营者为了避税等考虑一般会‘隐匿’部分收入,因此银行分析其财务状况时很难把握,从而拒绝贷款。”某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

  就在尤先生一筹莫展之际,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工作人员发现,尤先生所经营的餐饮门店在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开户的结算流量显示,每台机具月刷卡结算量在30万元以上。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在着重测算了各门店经营流量的基础上,以小微助业贷款的“POS快贷”产品为主,为尤先生量身定制了适合连锁餐饮行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解了燃眉之急。

  化整为零 细分市场

  在国内银行业感觉“餐饮金融总体不好做”的情况下,光大银行小微金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连锁餐饮这个细分行业。

  “之所以推进连锁餐饮,一是市场平均毛利水平不错,二是我们有能力去做。”在光大银行看来,未来连锁餐饮行业将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我们已经陆续做了一些业务,感觉效果不错。”

  此外,在大众化餐饮经营不断延伸,特色餐饮更加突出的潮流下,具有品牌化、规模化、跨区域的连锁式餐饮经营也被市场认为是未来的朝阳产业。

  按照光大银行的研判,其目前锁定的大众、特色、连锁客户群体均属于“大消费行业,现金交易为主”的特征之外,另一明显的特征是,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格局尚未形成。

  “这是光大小微金融的特色模式:化整为零,细分市场。”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相关人士表示,通过小微企业差异化的经营特征和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大胆创新,提供涵盖结算、融资、理财等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产品、流程标准化,风险控制集中化管理。

  以品牌连锁企业为例,截至2011年年底,年末限额以上企业(年营业额在200 万元以上),达到410 家,门店总数为16810 家,实现零售额738 亿元,平均拥有门店数量为41 家,平均零售额为1.8 亿元,整体的毛利水平可达50%左右。

  虽然整体利润高于一般行业,但由于目前各项经营成本提高的影响,其盈利能力较以往有所下降。换言之,无论是已具规模的连锁餐饮企业,还是一般连锁餐饮企业,都处在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机遇期的当口,这也意味着,其中分布在各个环节的民营企业和小微商户——这两大光大银行的目标群体潜藏着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

  “圈链模式”

  虽然刚刚涉足连锁餐饮,但从光大银行为连锁餐饮企业所做的产业规划即可见其重视程度。上海世博会期间,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曾对“红子鸡”餐饮授信,2011年给予上海适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DQ)授信,未来还将持续授信支持。

  从2011年末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集团全年实现零售额738亿元的情况来看,整个行业发展较好,供需关系平稳。光大银行充分利用链式快贷、POS快贷、房抵快贷等已成熟产品对连锁餐饮企业进行服务。

  作为一家中型银行,在规模和业务种类上,光大银行并不具备与大型全能银行抗衡、与小型银行拼本地化优势的条件。面对这一现实,光大银行的选择是,组建包括小微产品设计、小微金融营销、小微风险管理、小微客户服务在内的专业化团队,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
  实现批量开发、快速做大规模的前提是产业链“通吃”。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在自己最熟悉、最关注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在未来进一步探索新兴领域。”而在这方面,光大银行的一个独特策略就是关注“商圈”,即针对各类聚集性商圈和上下游供销链,明确提出以“大消费行业”为导向。即用一条“链子”将每个供应商与经销商对接,然后再把这些“链子”放在一个共享平台上,形成一个“圈”,从而撬动大消费市场。

  这就是光大银行所说的“圈链效应”,即在商业模式上,对连锁餐饮行业发展的整体授信从行业的产业链着手,对上游金融需求以“公私联动”为主,开展以核心企业担保模式的“链式快贷”,对上游企业给予小微授信。

  在这背后,该行的组织架构及考评机制等配套举措也已到位。如通过模式化,减少了从审批到展业过程中的人员消耗;通过各种信用等级对企业进行考核评价,包括所有行业风险和地域风险,再通过与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接触了解,通过企业在贷款时如何进行联保、互保,以及对结算工具的需求,分析出整个圈链里的现金流等等。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厨师放错盐20人进医院

厨师放错盐 20人进医院   亚硝酸盐中毒的职工经抢救痊愈 市卫生局昨警示:市民买碘盐要认准正规厂家   早报讯 昨日,市卫生局针对城阳区鸿郓箱包厂职工食堂厨师误用亚硝酸盐炒菜,导致职工集体中毒事件,...

创造无烟就餐环境 4万份控烟倡议书昨发出

“创造清新、无烟的就餐环境,在2008年到来之际向世人展示健康、文明的饮食文化”,昨天上午,4万份《北京市在餐饮行业开展控烟行动的倡议》和反馈明信片从牛街邮局发出,寄往全市近4万家餐饮企业,动员其经营...

北京倡导1000平米以上餐饮店增设无烟就餐区

春节期间人们外出进餐次数增多,一场倡导“无烟就餐”的运动也顺势在京城掀起。昨日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北京市餐饮协会、北京市烹饪协会和北京市西餐协会四家协会联合发出倡议,建议本市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餐饮...

18家餐饮具消毒公司已获许可

本报讯(记者匡春林)外出就餐,市民总会接触到消毒餐具,面对贴了标签的消毒餐具,市民应该怎样辨别真假?市卫监所昨日透露,该所将在全市开展公共餐饮具卫生消毒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将持续至5月。  据了解,...

长沙消毒餐饮具必须走8道程序 偷工减料罚款5000元

三湘都市报3月5日讯(记者 刘璋景 实习生 李俊伟 曹慧)今天上午,长沙27家主要餐具消毒企业负责人与市卫生局签订了卫生责任承诺书。今起,未按照消毒流程操作及生产的企业将被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或吊销...

餐饮企业无应急广播将被处以万元罚款

4月11日,在市商务局、安监局、消防局等多部门对庄胜崇光商场进行的4月第二次联合执法检查中,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4月对70家商业、餐饮业企业的安全检查发现,不具备应急广播已经成为餐饮企业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