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分级“形同虚设”

 持续性的他律压力才会让商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在现代社会,分级评价制度并不鲜见,目的是希望帮助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一个相对靠谱的判断,对商家也能起到必要的监督作用。餐馆分级大体也遵循此道,但是从实际看,各地的执行情况并不给力,颇有点“形同虚设”的意思。

  餐馆分级制度已实施多年,各地卫生局用A、B、C、D对餐饮单位进行卫生等级考核。分级审批涉及餐馆后厨设施、原材料进货渠道、库房管理等,甚至对冷荤间水龙头的设置都做了明确规定。如此事无巨细,主管部门就是为了有效提升餐厅的卫生服务质量,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饭。

  制度设计的初衷很丰满,现实中的执行情况却很骨感。据《生命时报》报道,有的餐馆一旦通过评级对卫生状况就放任自流,有的餐馆因为评级级别低,害怕“有碍观瞻”就不悬挂等级公示牌,而那些藏匿于深巷之中的黑餐馆,干脆就变成了制度难以覆盖的盲区。

  种种乱象丛生,很大程度上让保卫百姓餐桌的分级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深究其因,还是由于常态化监管的空缺。卫生监督部门在分级之后的日常检查不到位,抽查和更新评价的频率较低,造成了分级制度对大量餐馆的约束力不足,于是不少餐馆放松了对评级的重视。

 

  一般而言,任何制度安排,都必须辅之以强有力的日常监管。逐利的冲动容易让商家产生自律的惰性,持续性的他律压力才会让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缺乏监督,有制度等于没制度。因此强化监督、落实监督成为制度落实的不二法门。
  新的餐馆分级制度将评价的等级变为了“笑脸”和“哭脸”。卫生部门对卫生良好、贴“笑脸”的餐饮单位,每半年复查一次。对贴“无表情脸”和贴“哭脸”的餐饮单位,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希望日常监管能够最终落到实处,让百姓望“笑脸”而心安,让商家见“哭脸”而自省。

  餐馆分级“形同虚设”
  本报北京5月29日电(《生命时报》记者梁馨)餐馆分级制度早在多年前就已在全国各地开始实行。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访了30多家各级餐馆,发现制度实行多年后问题依然存在,公示餐馆分级“形同虚设”。
  部分餐馆存在的问题有:餐馆一旦通过了卫生监管部门的评级,“一劳永逸”,卫生状况就很难再达标;餐馆担心等级低影响“视觉效果”,不公示安全等级牌;不少餐厅对评级不重视,通过分级提高餐厅质量的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城乡结合等地区,有很多私搭乱建或者藏在居民住宅区里的“黑餐厅”无法管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百胜拟将非洲肯德基餐厅数量增加一倍至1200家

北京时间12月8日晚间消息,百胜公司(YUM)表示,将在新兴的非洲市场扩大其肯德基连锁餐厅的规模,后者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快餐品牌。  百胜表示,预计到2014年肯德基餐厅在非洲的数量将增加一...

成都市场蜂蜜少有“纯货”

23日央视披露,武汉“特价”销售的蜂蜜产品不符合国家新的强制标准,属蜂蜜制品。对此,记者昨(24)日先后来到成都市互惠超市、西南食品城等地调查发现,市场、超市中类似现象比比皆是,很多成都市民同样没有买...

广东餐饮:制造果汁还是制造隐患?

对广东餐饮单位自制“果汁”的调查   鲜榨西瓜汁、鲜榨橙汁、鲜榨黄瓜汁……这些被人们认为最“新鲜”的饮料,其实也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记者日前为此对广东省十几家饭店、咖啡店的鲜榨果汁进行暗访,结果发现...

长沙高端餐饮与大众餐饮的冰火两重天

从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大会昨日透露的信息来看,去年以来长沙关掉的高档餐企就有数十家。而生存下来的高档餐企业,也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阵阵寒意。与此相反,一些中低档餐企却做得风生水起,有些餐企顾客排两小时才有...

深圳月子餐试水

天天麻油鸡、黄酒鸡、猪脚姜,大补特补,一个月子下来,产妇腰圆肚肥,胖了一大圈,又不得不为减肥而煞费心思。针对传统月子餐的弊病以及深圳家庭结构的特点,专业月子餐悄悄进驻深圳。对这件新鲜事,市民反映如何?...

“武林”餐馆尽显“武林特色”[图]

9月19日在合肥拍摄的一家开业不久的“武林”餐馆。 这家餐馆的包厢和桌位的名称借鉴了武侠小说中的内容,装饰处处彰显“武林特色”,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武林”餐馆的内部装饰。 “武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