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徽菜的起源与发展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徽菜的形成、发展与微商的兴起、发迹有着密切关系,徽商史称"新安大贾",起于东晋,唐宋时期日渐发达,明代晚期至清乾隆末期是徽商的黄金时代。其时,徽州营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资本之雄厚,皆居当时商团之前列。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祝确,就是当时徽商的典型代表,他所经营的商栈、邸舍(即旅店)、酒肆,曾占居歙州城的一半,号称"祝羊城"。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扬州著名商贾约80人,其中徽商就占60之多:十大盐商中,徽商竟居一半以上。徽商富甲天下,生活奢靡,而又偏爱家乡风味,其饮馔之丰盛,筵席之豪华,对徽莱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明清时期,徽商在扬州、上海、武汉盛极一时,上海的徽菜馆一度曾达500余家,到抗日战争初期,上海的徽菜菜馆仍有130余家,武汉也有40余家。有趣的是据《老上海》资料称1925年前后,"泸上菜馆初唯有徽州、苏州,后乃有金陵、扬州、镇江褚馆",而所谓的"苏州"亦指原在姑苏的徽商邰之望、邰家烈迁移到沪开设的天福园、九华园、鼎半园等菜馆。可见徽菜在进入上海市场方面,是先领风骚了。在武汉,徽菜馆的发展也很迅速,据曾觉生在《解放前武汉的徽商与徽帮》一文中介绍:直至解放后,武汉的徽菜馆仍居饮食市场的首要地位:"可以说是武汉酒菜业中最大的一帮……为人们所欢迎、所光顾”。

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历代名厨的辛勤创造、兼收并蓄,特别是解放以后,省内名厨的交流切磋、继承发展,徽菜已逐渐从徽州地区的山乡风味脱颖而出,如今已集中了安徽各地的风味特邑、名馔佳肴,逐步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南北咸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莱系。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新产品营销谋略

新产品策略促进餐厅发展 (一)餐厅发展必须依靠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餐饮市场上除了少数长盛不衰的传统菜外,多数菜品的市场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满足顾客的新鲜感。创新不仅表现在菜肴上,环境装饰...

两家餐馆所用的促销秘笈

大清华:饺子便宜菜品贵——舍本逐末、声东击西 严格来说,当我从2002年在哈尔滨出差时便已经开始光顾大清华,至今已不下十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作为北方人更喜欢吃面食尤其是饺子的缘故。而今年八...

“川菜第一家”年轻的女老板掌舵

被业内誉为“川菜第一家”的陶然居,掌舵者是位年轻的女老板——严琦。10年前,她凭借自创菜肴“辣子田螺”一举成名后,现已在全国开出53家分店。2003年,陶然居大举进京北京,并将此称为“第...

工作区域熟悉 WHERE IS WHERE

新员工进入中厨房工作前入职培训时,需带他了解以下区域:               人事部、培训教师、财务部、更衣室、布草房、采购部、收货部、保安部、食品仓、员工餐厅、中厨室(各分部门)、中厨房仓库、...

宴席菜肴的配置

宴席菜肴的构成 宴席菜肴一般包括冷菜、热菜、甜菜、点心、汤和时令水果六大类。 1、冷菜:又称冷荤、冷盘等等。用于宴席的冷菜形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间一个大艺术拼盘再配上六个或八个单...

厨房质量管理

餐饮质量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酒店的声誉和效益。厨房是餐饮的核心,厨房的管理垦餐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厨房的管理水平和出品质量,直接影响餐饮的特色、经营及效益。   当今的餐饮市场,竟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