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茶一座餐饮店凶杀案开庭审理
陈轶珺一场口角引发同事间“兵刃相见”。昨天,发生于去年10月17日晚的“一茶一坐凶杀案”在市一中院开庭。根据检方提交法院的被害人个人信息,记者发现,死者“一茶一坐”员工王长春在被杀时年仅15岁,还未满劳动法规定的工作年龄。作为上海知名的餐饮企业,“一茶一坐”被曝出使用童工。而对此,“一茶一坐”单方解释:死者冒用他人身份证应聘,饭店方面也被骗了。
死者是名15岁的孩子
去年3月15日,“一茶一坐”美罗城店雇用了一名名叫温同山(音)的厨卫员。入职后,他和同为厨卫员的被告人向冲是同一工作小组的搭档,负责配餐、出餐工作。在同事们的印象中,两人平时虽谈不上深交,但关系一直融洽。
据向冲在庭上的供述,10月17日当天,因指责温同山偷懒,两人发生了争执,进而拳脚相向,向冲顺手拿起厨房桌上的一把蔬菜刀,向温同山刺去。
受伤后的温同山口鼻流血,当即被其他同事送往中山医院,最终死亡。1990年出生的向冲显然也蒙了,在案发现场停留了几分钟后,他换下衣服之后离开。根据向冲同事张某的口供,事发后,张某曾发短信劝其自首,但向冲留下“我走了,别再找我了”的短信后,前往火车南站准备逃回家乡重庆,并将作案时所穿衣服丢弃在火车站公厕的垃圾筒内。
店里出了人命案,必须得火速通知死者的家人。店方找到介绍温同山来上班的中间人,通过他找到了温同山的父母。得知儿子丧命,夫妻俩从安徽赶到了上海,配合警方调查。侦查人员一看到夫妻俩的身份证,调查人员大感意外。夫妻俩一个叫王光虎,一个叫李丽,为何让儿子姓温?谎言终于穿帮了,原来死者真名叫王长春,死亡时只有15周岁。因为还未满法定的工作年龄,他使用了名为温同山的身份证到“一茶一坐”。
空口无凭,虽然夫妻俩言词凿凿说,死去的温同山就是自己的儿子王长春。但侦查人员为了慎重,提取了夫妻两人的DNA与死者进行比对,才确定在这起凶杀案中死去的正是15岁的王长春。
中年丧子的王光虎向被告人提出了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费用在内的赔偿金107万余元。“法律规定杀害未成年人应该加重赔偿”,王光虎的代理律师这样解释提出这笔高额赔偿金的理由。被告人向冲通过其辩护律师当庭表示,愿意竭尽全力赔偿原告的一切损失,但目前他“无收入积累、无存款、无房产”,要拿出这笔钱很困难。
公司解释“为何用童工”
作为凶手向冲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本该在课堂上的王长春,却出现在餐饮店的厨房内,也是这场悲剧发生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店内雇用童工,这究竟是一茶一坐睁眼闭眼,还是其审核不严?
在庭审后,记者再次来到了事发地“一茶一坐”美罗城店,对于4个月前的这场悲剧,店内的员工们都避而不谈。最后,接待记者电话采访的公关经理卢小姐告诉记者:“王长春应聘时使用的是温同山的第一代身份证。根据上面显示的年龄,他应聘时已经满18岁。我们的人事曾经还去相关部门核对过温同山的身份信息,得到的回馈都是他的信息资料是真实的。再加上王长春和温同山的身份证照片,颇有几分相似,我们就相信前来应聘的就是温同山。事后,我们还用温同山的身份资料为王长春办理相关保险,也一路畅通无阻。直到案发,我们才大惊,居然被骗一直在使用童工。”在电话中,卢小姐坦言:这件事情的发生,‘一茶一坐’也很无辜。“如果一定要追究我们的责任,我想如果我们在招聘时,能再核对几次两人的长相,或许能看出些不同。”不过这件事情后,“一茶一坐”方面已经吸取教训。“多开展业务培训,多与员工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员工间的问题。”卢小姐说。
(本文来源:青年报 )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