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蒙餐”从蒙古包走向都市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3日电(记者 张云龙)北京的小伙子李冉这几天开始为“五一”节到内蒙古旅游做准备,不光是为了领略草原风光,也为了再次品尝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两年前我去呼和浩特,刚一下火车,朋友就请我去吃蒙餐,香喷喷的烤羊腿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像李冉这样喜欢吃蒙餐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到内蒙古必定要品尝蒙古族的手把肉、奶食品等。而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内蒙古的大城市里,近几年来蒙餐馆越开越多,有规模、上档次的就有十几家,从街边小铺变成大型餐饮店,直到进驻星级酒店,成为特色餐饮。

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海拉尔中路的巴音浩日娲,是呼和浩特市很受欢迎的蒙餐店,2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每天接待近500人的客流,人们常常提前两三天订餐。巴音浩日娲的老板布仁巴雅尔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牧民,1997年他从家乡来到呼和浩特市近郊土默特左旗,开起了蒙餐馆——只能摆放三张桌子的小饭店,竟然吸引了呼和浩特市民驱车前来。2000年,布仁巴雅尔开始进军都市的步伐,他先与人合开了一家蒙餐馆,迅速走红后又新开了巴音浩日娲,短短三年间也成为当地的蒙餐名店。

“我每天早晨都要去喝奶茶。”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居民霍志发说,“自从前年这里开了一家名叫格日勒阿玛的奶茶馆,我的早点就改成蒙餐,尝尝炒米、奶豆腐、酸奶和羊肉,既有营养又别有滋味。”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民俗专家认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已经融入城市。市场的需求使蒙餐走出牧民的蒙古包,一步步走进大都市,成为城市风景。

“蒙餐店受欢迎的原因,一是因为蒙餐独特的风味,二是因为蒙餐中蕴涵的蒙元文化,所以我们一直在这两个方面不断改进。”巴音浩日娲民族餐饮文化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武国栋说。

据介绍,饭店三年来不断对蒙餐进行改良。注重产品更新换代,注重营养,如手把肉出现西餐吃法、从以肉为主逐渐变成多种菜系搭配。巴音浩日娲餐饮公司还成立了蒙餐研究所,并着手制定蒙餐的标准化制作和管理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饮食中蒙元文化的不断挖掘丰富。饭店不仅在饰品上展现蒙元历史风貌,如张贴蒙古族历史上多位皇帝的照片,还与专业团队、民俗专家共同演绎蒙古族的传统仪式,并融入菜品的开发。如推出“诈马宴”等。

诈马宴又叫质孙宴,是古代蒙古族最为隆重的宫廷宴会,是融宴饮、歌舞、游戏和竞技于一体的娱乐形式。它对赴宴者的身份、服饰均有严格规定。武国栋说:“饭店推出的诈马宴人均费用300元,一场得2个小时,但因为展现了蒙古族独特的文化而深受欢迎。目前公司还准备进一步推出蒙古族特色的婚宴、寿宴。”

民俗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蒙餐从业者注重突出蒙元文化,形成“文化蒙餐”,这是一种餐饮产品与独特文化的较好结合,文化增加了餐饮的附加值,餐饮也宣传了文化。武国栋说,“当年布仁巴雅尔从家乡来到呼和浩特,实现了从草原到城市的跨越,今后我们要向更高端发展,将自己对蒙餐的理念引入北京,使蒙餐走向全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清明节 带旺餐饮业

春节过后,一直是餐饮业的淡季。上个周末,番禺的饮食市场越来越浓的清明节气氛为祭祖宴带来新旺气。从3月31日开始,我区的餐饮业随着清明的到来,陆续进入旺季。记者从我区各大酒楼(店)获悉,上周六、周日,市...

首家婚宴主题餐厅

说起婚宴,我们脑海中的婚宴餐也许充满了各种热闹的场面和庞大的排场,华侨饭店鸿福厅的位置倒是好得无可厚非,坐落西湖边,浪漫奢华古朴这样的辞藻都可以用上。华侨饭店的鸿福厅是杭州首家婚宴主题餐厅,在婚宴操办...

新加坡一餐厅用机器炒饭煮面以节省人力

炒饭、饺子、煮面条、炒面以及添饭都由机器代劳。这是由同乐集团首创,由新加坡首家中式快餐厅“如意”采用的机器所负责的部分食品烹煮工作。有了这种机器,平日厨房里只需3至4名员工就能应付,节省了将近一半的厨...

成本剧增 沪餐饮业盈利锐减

经历前几年超高速增长后,上海餐饮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拐点考验。记者昨日从上海市餐饮协会获悉,上海餐饮零售额2007年增长幅度趋缓,下调近6%。迫于高企的原材料价格、人力和物业成本上升,以及餐饮市场竞争...

香港老板打算来渝开餐饮

“今年11月,我们香港餐饮商会也将组织香港的餐饮老板前往重庆考察。”昨日,香港餐饮商会会长黄家和表示,不少香港的餐饮老板以前曾单独到过重庆考察,但不了解重庆餐饮具体发展状况不敢贸然开店,现在听说重庆要...

北京47家餐馆卫生问题被曝光 金百万餐饮等在列

因存在生熟混用、卖过期食品、餐具不消毒、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等诸多卫生问题,北京世纪金百万餐饮、沈阳市小土豆餐饮等47家餐馆昨天(26日)被北京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送上了曝光台。  据北京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