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小吃崛起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选择走那条路才是关键

地方小吃崛起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选择走哪条路是关键。

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小吃大多是路边摊,买了就走,边走边吃,但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以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吃,摇身一变成为商场里深受都市白领喜爱的美食。不仅样貌比以前好看了,就连身价都翻了几番。

笔者不得不感叹,这是餐饮变革的时代。“一切变化,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传统小吃的革命?

1

地方小吃进化史

——从“三霸王”并驾齐驱到百家争鸣

曾几何时,街头“三霸王”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远近闻名,当你在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吃什么时,他们三者必有其一在你附近。

甚至没有地域限制,没有人群划分,开在哪里都会受欢迎。

街头小吃“三霸王”

这些地方小吃开创了一个他们自己的时代,而如今,这样的状况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弱化。或许街头巷尾仍然很多见,但人气已远不如前。

除这三巨头之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吃且自成体系,他们逐渐被挖掘出来并不断被放大,从地方走向其他各地。

开跑车送煎饼、IT男辞职卖肉夹馍等一批互联网人的出现,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因为他们大张旗鼓要做的,不是什么正餐或出名的大品类,只是一些地方小吃。

大张旗鼓做小吃

这些地方小吃被挖掘出来倒不是一个坏现象,这是时代进步的特征。

餐饮市场洗牌越来越频繁,小吃以其份量小、价格便宜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喜欢,但随处可见的小摊位小门面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人们追求更高了,愿意去街边小店买小吃的也少了。令人堪忧的卫生状况淘汰了一批味道上不过关的小店。

什么样的店能被留下来?味道好的传统老店,即便可能其他方面做得不够理想,但消费者为了追求口味对他们的容忍度稍高一些。

味道好的传统小店生命力更长

可喜的是,大家开始注重做小吃的品牌了。一改往日脏乱差、有品类无品牌的局面,这一现象不禁让我想起了单品的崛起。

酸菜鱼火了,烤鱼火了,这些单品火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想抢占品类,开始挖掘鲜花披萨、黄喉火锅等打单品战略。

小吃也被不断挖掘,想抢占某一小吃品类,毕竟中国的小吃太多了。小吃店轻量化,且容易实现标准化,一旦做起来复制特别快,这是小吃的先天优势。

小吃在餐饮中的占比不容忽视

另一方面,小吃既可当正餐,又能当零食,茶余饭后都可以吃,并且价格低,对身体和生活都不会构成压力,甚至可以比正餐的购买频率更高。

但是,与过去相比,现在的餐饮人少了一份对美食的敬畏之心,能沉下来做匠心的太少了,而是一味讲究快节奏、高效率,营销的成分越来越重。

当然,年轻人的喜好就是如此,只要能受市场欢迎,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他们把传统小吃玩成了时尚餐饮,夺得了年轻消费人群,这是餐饮市场的积极面,在竞争中经历改变与洗牌。

2

地方特色小吃未来发展方向

小吃经营范畴灵活,早餐、正餐、下午茶、夜宵这些时间点都可以做,且街边店商场店通吃,也因此,小吃在市场上所占份额位列前茅。

但是,他们也在面临着洗牌与竞争的压力,基于此,笔者思考了几种未来发展方向。

1、留在地方

——继承

(1)发展成地方旅游名片

想做成地方旅游名片并不容易,既需要能代表地方特色的口味,又需要长期积累的口碑,二者缺一不可。

这对于传统的小吃店而言较适用,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一点营销的助推。

比如,经过媒体报道的阿大葱油饼和梦花街馄饨,或许在此之前,你觉得他们家跟别家做的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但经过这么一报道,知道的人多了,名气大了,带来的顾客更多了。

当然,在地方发展品牌,然后做成地方小吃品类老大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依然能成为代表地方的名片。

(2)进驻地方旅游景点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之间千差万别,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少不了当地的小吃美食。

地方小吃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景点成为选择之一,因为人们都有体验当地美食的乐趣。

小吃集中的地方

比如,上海的城隍庙、长沙的坡子街、苏州的观前街、北京的簋街等等,都是集旅游与美食为一体的人气街道。

他们本身极具吸客能力,无需店面再做额外的营销。

小结:

留在地方发展对口味的要求相对更高一些,也带有一种口味传承的责任感。

地方不成体系的发展环境,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低,口味做不上来更难有发展机会。

2、走出地方

——创新

地方小吃要想走出去还存在一定阻力,毕竟不是每种小吃都有沙县小吃、兰州拉面这样自发的“扩张魔力”,大部分小吃还需要一定的市场教育成本,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

那么,走出去时需要选择恰当的品类,先用品类打开品牌,再用品牌带动其他品类发展。

这里笔者给出两个发展方向,供各位参考。

(1)大而全——重体验

店面能做多大,并不取决于你选择的品类,而取决于你给品牌做什么样的定位。

豆浆油条这么小的品类,能被桃园眷村搬到高档写字楼里,并且占地面积并不比正餐店小。

这样的名字也给它带来了更多发展的空间,以豆浆油条闻名却不仅限于豆浆油条。

空间带来体验感

养眼舒适的环境设计,不仅是食物的售卖者,更是一个给顾客更强体验的地方。想吃豆浆油条,不用再去街边摊了。

丰富的产品线+优雅的环境,这是小吃的升级,也给品类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从另一个方面给小吃打开了一个缺口。

(2)小而精——重口味

轻量化的小吃自带一种随买随吃的属性,也就意味着它可以不占用过多的面积,消费者买了就走,买到就吃,甚至无需给顾客提供座椅。

与传统小吃店不同的是,店面虽小,但是品类更聚焦,装修更精致,环境更干净。体验上更类似于茶饮,因为小,更易标准化复制,且能增加分布密度。

小而精致带来价值感

譬如阿甘锅盔,只做锅盔,店面小而精致。这样的店就对口味有了一定要求,虽说做了单品聚焦,但在口味上不仅要保证好吃,还要选择性更多。

小结:

这两种模式在小吃未来的升级中,不管是品牌调性还是消费群体,都更适合走商场路线。

这样在保证出品品质带来的成本增加的同时,有了商场做背书,就有了更高的溢价空间。

当然,走出地方不仅是对美食的一种传扬,更需要创新精神才能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

— 结语 —

文化大融合促使地方小吃走向世界各地,这对于地方小吃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是市场更广阔了,地方知名度能更上一台阶;挑战是竞争环境更大了,是否真的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这既是对地方小吃未来的考验,也是消费升级下对餐饮市场的考验。只有把握好自身与市场趋势的协调性,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07年餐饮业,亮“剑”何方?

餐饮连锁企业在发展的前期,为了占领市场采用特许加盟扩展市场,当企业越长越大时,问题也随之而来……2006年众多餐饮企业纷纷调整思路,把重点转向维护自身品牌的形象上。2006年餐饮连锁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

财务各种票据的管理制度

为务各种票据的管理制度了加强酒店票据管理,明确管理及使用范围,预防票据遗失,填制错漏,特制订如下制度。 酒店各种发票,收据由财务会计负责,按有关规定登记领购,填制、保管、回收、缴销。 银行结算有关票...

“火锅兵变”:谭鱼头火锅

小小鱼头火锅,吃出十几亿元的资产规模,在国内本土餐饮业中还不多见。 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兵者争胜必不可少之势,谭鱼头都具备了。 谭长安运筹帷幄,精心策划了中国餐饮界上的“火锅兵变”。 谭鱼头...

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对顾客满意之影响(图)

企业和顾客建立关系的那天,双方就知道,以后免不了会出现各式各样问题及抱怨,如何有效解决,成为维持顾客满意与忠诚度的关键。但现有相关研究中,则较少深入探讨企业应在何时、由何人或提供何种程度的服务补救。...

酒店前台接待岗位职责

一、登记的主要内容:   1.获取宾客个人资料;   2.满足宾客对客房和房价的要求;   3.办理登记手续;   二、登记的目的:   1.使饭店获取有关客人的重要信息;   2.为客人分房和定房价...

前厅部各岗位的职责

前厅部各岗位的职责1.迎宾岗位职责前厅迎宾工作虽然简单,但要求极高,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其岗位职责予以规范。一般情况下,其职责如下:(1)指挥和疏导门前车辆,做好宾客迎送工作。(2)面带笑容,为客人打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