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近七成餐饮店不赚钱
10年前,在广播里,在电视上,在市民眼中,“南昌吃在孺子路”,这句口号绝对不掺任何水分。但是,如果你现在途经孺子路,会猛然发现这句口号已是 “雨打风吹去”。曾经耳熟能详的八大餐饮老牌名店,或是关了门,或是几经易手、更名,成为人们的记忆。不过在很多人看来,南昌餐饮业仍是“跑火”行业。那么,南昌餐饮业现状到底如何,又将出现什么样的改变?
记者体验
用餐高峰南昌各酒店都很跑火
南昌人说南昌餐饮跑火,或许还有“唆泡”之嫌。那么,在外地人的眼中,南昌餐饮究竟是怎样一番光景?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武汉、上海等20 位外来者。其中15人认为,南昌人很爱吃,酒店很多,整个餐饮业一片红火。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周刚就这样表述:南昌的餐饮店大多集中在老城区,如果包括所有的小菜馆,几乎是十步一楼,五步一店。
按一般的经济观点来看,有那么多酒店,就意味着这行当很跑火很赚钱。14日下午5时,记者就以顾客身份拨打了市区10家中高档酒店订餐电话。其中,象山北路柴米油盐、小康厨房等4家酒店已无包厢。6时许,记者来到孺子路家常饭酒店,发现大堂里已经没有位置了,一边的顾客正坐在沙发上等位置。
另外,官方提供的一串数据,也成为南昌餐饮业增长的见证。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今年1-9月,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49.58亿元,同比增长34.1%,高出全市零售额增幅13.3个百分点。
业内怪相
南昌只有1/3餐饮店盈利
照理说,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南昌餐饮店的老板应该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可孺子路上不少知名餐饮店的消失,却让不少人否认了这个看法。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季建学,对南昌餐饮已有长时间的研究。季建学表示,根据他近三年的调查显示,在南昌餐饮行业中,2/3的企业是微利或亏损,只有1/3的餐饮盈利较大。在2003年至2005年,南昌甚至每天都有一家餐饮店关门,同时又有新餐厅开张。
孺子路“餐饮一条街”不复辉煌
上世纪90年代末,孺子路是当之无愧的“餐饮一条街”。但自2006年开始,孺子路却逐渐没落。东湖消协工作人员贾飞告诉记者,孺子路辉煌时,20多家餐饮店每天都是爆满。但如今,这些店存活下来的不到1/3。
如果你足够细心,你最近路过孺子路时会发现,老店真真大餐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西餐厅和学习培训中心。在更早之前,赣味001、都市空间等数十家餐饮店也已易主,取代的不是西餐厅就是宾馆。
南昌老牌餐饮店难见踪影
孺子路只是南昌餐饮现状的一个缩影。上世纪八十年代,餐饮店多集中在胜利路、中山路、民德路,曾名扬南昌的清真万花楼、北京饺子店等八大餐馆现在也不复存在。民德路343号,曾是清真万花楼的旧地,而今已看不到昔日的辉煌。特别是这近10年来,这些路段上的餐馆急剧减少,许多知名餐馆逐渐消失。
原因探究
资本过度集中餐饮业“发育”不良
一边是红火的餐饮需求,另一边却是餐饮店的相继关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此,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季建学认为,这和当时的投资餐饮狂热是分不开的。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起,南昌很多老板认为,餐饮业门槛低、回报快,只要有个好地段,好厨师就能够发家,因此争相投入到餐饮业中。起初,由于餐饮店数量少(从1985年到1999年),可谓是开一家赚一家。甚至出现了一大家子兄弟姐妹凑钱开餐馆(如曾经的熊家私菜馆)的情况。
2002年,南昌市一家调查机构在调查中发现,民间资本最热衷的行业是餐饮业。“资本的过度集中,导致餐饮业发育不良。”
南昌餐饮店打“低价牌”竞争
记者还从市商贸委了解到,据数据显示,2008年南昌市大大小小餐饮店不下于4000家(包括两室一厅),中高档的有400多家。由于餐饮店数量庞大,因此导致了竞争白热化。许多餐饮店甚至“贴身肉搏”打起了价格战。往往是这家酒水免费,隔壁就打折送券。
南昌千百味餐饮集团总经理刘学红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他说,南昌餐饮企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大多数都会通过降价搞活动的方式来吸引顾客,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尽管近几年餐饮业已经过了一次“洗牌”,但目前餐饮业的整体状况仍无很大的改观。
停车位不足制约城中心餐饮店发展
2002年开始,餐饮业的竞争更上一层楼。市民除了看重菜的口味、价格外,对餐饮店的服务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孺子路为例,2000年曾有餐饮店30多家,但如今已有部分餐饮店“另谋出路”。
对此,曾在孺子路“都市空间”做过经理的吴贤明认为,孺子路上餐饮店减少的导火线是停车位的不足。
“很多家庭现在都有了私家车,而孺子路较窄,上下班时期车辆密集,人们想吃饭却找不到停车位。”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