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吃”、“随意给”、素食餐馆、“结缘箱”
11月1日中午,在南宁江北大道附近一家写字楼工作的庞女士下班后,走到楼下的素食餐馆内,轻车熟路地拿起碗碟在餐台上取菜。吃完饭后,她掏出10元钱投入店内的“结缘箱”。自今年9月14日开业后,这家素食餐馆便推行“随意吃”、“随意给”自助餐经营方式。一个半月来,餐馆盈亏相抵,别出心裁的“信任尝试”让食客和经营者都颇为感触。
11月1日中午,这家素食馆内食客络绎不绝
每名食客吃完饭后,都会自觉付款
自觉付款 不给压力
1日上午11时许,南国早报记者来到这家素食餐馆,服务员正把做好的菜品端上餐台。拍黄瓜、蒸芋头、酿青椒、焖南瓜、炒苦瓜、杂粮粥、米饭、素包子、烙藕饼……近20个菜品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
大多数来店内就餐的人显然已经是老顾客,他们取食完毕,都自觉将碗碟送至回收处。离开前,他们会在“结缘箱”中投入面额不等的钱币。餐馆负责人张献武坐在一旁,安静地低头看书。只有一些首次前来的人,询问他“吃饭多少钱”时,他才抬起头,轻声回答:“您随意吃,吃完了想给多少都行。”
一位刚吃完饭的年轻女子在“结缘箱”前站定,脸上有些为难——她的钱包里只有百元大钞了。“能和你换点零钱吗?”她吞吞吐吐地问张献武。“可以啊!”张献武爽快答应,换完钱后,年轻女子投下10元钱,轻松地离开了。
“我不希望因为推行随意付款的方式,反而让食客产生压力。”张献武说,客人付款时,他从不会盯着看,如果食客主动表示没带钱,或者没有零钱,他会建议“下次再给”。
整个中午,就餐的客人络绎不绝,可坐60人的餐馆内一直座无虚席。至下午2时,先后已有近200人前来就餐。3元、5元、10元……记者注意到,每个食客在离开时,无论多少,都会付款。
经营“随意” 服务认真
张献武是湖南人,今年4月份才来南宁,结识了不少慈善人士和义工。一次,大家闲聊时,谈到可以搞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素食馆,既可以推行素食理念,满足减肥人群需求,也能在平等的前提下,接济一些经济状况不佳人士。说做就做,20多个人凑了10多万元,素食馆很快搞了起来,每天提供早、中、晚三餐。
“现在素食馆共有6个员工,包括我在内,没有人有从商经验。”张献武说,大家对经营餐馆的流程和技巧都不懂,索性就“率性而为”:不定价,让食客自己给。“员工和大厨都是半义工性质,工资并不高,但大家都做得很认真。”
大厨周女士今年已经60岁了,烧得一手好菜。“人家退休后就享清福了,我现在比以前还忙。”每天早上5时,周阿姨就赶早去新阳路上的菜场买6蛇皮袋菜,然后骑着自行车一趟趟拉到餐馆,择菜、洗菜、切菜、做菜,忙个不停,直至下午2时,才能稍微歇息一下。几天前,她骑自行车拉菜时摔伤了腿,店里一个小伙子主动要求承担采购任务,周女士不放心,仍然天天一大早就跟着:“小年轻不会买菜啊,我得教会他怎麽选菜、还价。”
前段时间,就餐人数不太多时,周女士会做芋头糕、红枣糕等复杂的甜品,现在人多了,每天除了保证近20种热菜的供应外,做事认真的她依然坚持做凉拌西兰花等凉菜。“不管挣不挣钱,菜品质量都不能缩水,有热菜有凉菜有汤水,这才像自助餐嘛。”
试行月余 收支平衡
食客王先生吃完饭,往箱内投入5元钱。前段时间,他从外地来南宁找工作,现在还没有稳定下来。“我已经在这家素食馆内吃了十几天的饭,他们也知道我付不了太多钱,但态度一直都很好。”他有些愧疚,“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不言不语帮了我一把”。他说,等以后找到固定工作,经济状况好了,他还会来吃饭,“但我肯定会多付一些钱作为弥补,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不管食客投多少钱,我们都会真心感谢。”张献武说,经营这家素食馆不为挣钱,只是为做一个尝试,看看在不定价的情况下,只以“信任”和“诚信”衡量,餐馆能否正常经营下去。
南宁人没有让他失望。一般而言,做餐馆都要先亏损几个月,但这家素餐馆营业一个月后,就达到收支基本平衡,每天食客爆满。“有位食客第一次来,还带有些怀疑,吃完后只付了1元钱,想看我们反应。”但他第二次再来,见到餐厅的工作人员依然微笑相迎,吃完饭后,悄悄投下了100元。一些食客还陆续送来米面粮油等食材,以示支持。
“我们只是点燃了一个火种。信任能否传播得更广,取决於食客、以及更多的人。”张献武说,他们能投入的资金和精力毕竟有限,只有收支平衡了,素食馆经营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模式,一直运营下去,从而惠及更多人。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