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资”餐厅 几家飘零几家留

    上世纪90年代老四川原址如今老四川加州店 现在的“颐之时”酒楼上世纪90年代“颐之时”酒楼外墙上世纪90年代的“九重天”餐厅

  重庆地理

  当年的“洋盘”今何在之二

  商报记者 肖腾 实习生 罗倩

  建于昔日重庆著名餐厅“会仙楼”旧址的重庆新地标——环球金融中心即将竣工。近日,这个消息勾起了不少80后网友曾经的“小资记忆”。在今天,我们说起“小资”,更多地想到星巴克等品牌,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会仙楼外,还有九重天、老四川、颐之时等餐厅,这些名字才是“小资”的代名词。近日,记者在解放碑一带,寻访到了这些当年“小资”餐厅的历史和起落。

  九重天

  小资指数:★★★★

  20年前主城最高餐厅

  走进位于解放碑附近的渝都大酒店顶层“九重天”旋转餐厅,从餐厅的观景窗往外望去,只见四周高楼林立,各种大屏广告和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几乎将视线全都遮挡住了。来就餐的年轻食客中,很少有人知道,20年前,这里是主城最高的餐厅。

  “1992年刚刚建成时,渝都酒店是全重庆、甚至整个西南地区最高的建筑,当时还没有‘九重天’,现在餐厅的位置,那时是一个观景台。”7月23日,九重天餐厅代总经理介绍说,1992年,当时重庆的地标建筑、高度近百米的“渝都酒店”建成时,其顶部的旋转观景台曾引起轰动,1994年,为拓展经营渠道,观景台被改造为顶层旋转餐厅,被誉为“重庆餐饮常青树”的“九重天”就此诞生。

  生意最好时保安维持秩序

  “上世纪90年代,直到21世纪最初几年,‘九重天’都是全重庆首屈一指的餐厅。”代总经理回忆说,“当时九重天大概有200个餐位,基本上天天爆满,以单位面积产生的效益来计算,在重庆的餐厅里首屈一指。”

  当时的九重天有多热闹?代总经理举了个例子:在上世纪90年代,九重天餐厅最辉煌的时候,由于排队的客人太多,餐厅不得不动用保安维持秩序,“当时坐出租车,说‘渝都酒店’司机不一定知道,但说‘九重天’他们一定知道”。

  颐之时

  小资指数:★★★★☆

  历史长 曾被郭沫若赞誉

  相比“九重天”,另一个80后眼中的“洋盘”餐厅“颐之时”,历史更加久远,是重庆现存历史最长的著名酒楼。

  据《重庆市知名品牌》记载,“颐之时”上世纪20年代初创于成都,其主厨罗国荣超凡的技艺曾被郭沫若赞誉为“西南第一把手”, 1935年,蒋介石在重庆设置行辕,罗国荣也到重庆银行工会顶楼,开设了重庆的颐之时餐厅,一时生意兴隆,国民党主席张群、军阀刘文辉等显要人士,经常出入颐之时。

  成老重庆人吃西餐首选

  尽管颐之时起家的特色是川菜,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却成了重庆的年轻人吃西餐的首选之一。

  “当时颐之时走的是高端路线,中西结合,不但有川菜,也有西餐,在当时那可是高级玩意。”从小在重庆长大的市民潘先生回忆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重庆,西餐还十分罕见,颐之时的西餐被公认为最正宗,引来许多市民去那里“开洋荤”,“一顿饭一般是十几块钱,在当时那算是有点贵了,但是客人还是很多”。

  老四川

  小资指数:★★★

  名气大 曾在《红岩》亮相

  在重庆80后的“小资记忆”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九重天”和“颐之时”齐名的,还有一家“老四川”。

  “‘老四川’也是重庆一个著名的老字号酒店,历史不比‘颐之时’短多少。”“老四川”酒店所属的重庆颐之时饮食服务公司(原重庆市饮食服务公司)业务部部长阎先生告诉记者,老四川的前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重庆一个专营牛肉食品的小摊,因为牛肉做得好吃,久而久之,“老四川”的名声便在山城传开了。

  “老四川”名气大,大到在著名小说《红岩》里都跑了回“龙套”:甫志高为了给老婆道别,专程来“老四川”买牛肉回家给妻子送去。

  牛肉宴席曾风靡重庆

  重庆解放后,“老四川”开始逐渐扩大,而改革开放后,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四川”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老四川餐厅安装了中央空调,还使用了天然气。”阎先生说,在当时的重庆,有这两样东西的餐厅可谓凤毛麟角。除了意识超前,餐厅的装修也极具特色,仿民族风格的牌楼式的门额以及门口的黄牛铜像,这些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庆“小资”一族熟悉的面孔。

  “要是想吃顿又好又时尚的怎么办?去重宾、颐之时什么的太贵,去老四川正好,又洋盘,价钱也不会太贵,差不多就跟今天吃火锅一样。”老重庆潘先生回忆说。

  “小资餐厅”扎堆解放碑

  留下来就是精华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像九重天、老四川这样的“洋盘”餐厅,还有不少,如味苑、小洞天、朝天宫等等。如果在地图上将其位置标出来,就会发现:它们都“挤”在解放碑一带——如九重天的位置始终没变,在解放碑旁边的渝都酒店;颐之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位于解放碑附近的国泰电影院旁边;“老四川”最初在八一路,后来搬迁到会仙楼,始终在解放碑附近打转……

  “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当时的重庆,繁华的基本上就是解放碑这一带。”重庆饮食协会会长张正雄介绍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解放碑一地就集中了重庆几乎所有的高端消费场所,如重庆百货、群林商场等等,因此这些在当时十分“小资”的高端酒店,自然也就扎堆摆在解放碑了。

  体制受限

  “小资餐厅”曾遇困境

  辉煌总有落尽时,随着时间之轮进入新世纪,曾经辉煌一时的这些餐厅,几乎都遇到了经营困境,逐渐没落。

  “从新世纪之初到2008年,九重天经营一直在下滑。”九重天代总经理回忆说,餐厅最大的特色就是旋转的观景窗,但随着解放碑高楼不断刷新高度纪录,曾经的“西南第一高楼”早已被淹没在楼群中,“观景优势没了,再加上其他区域发展,客流向其他地域迁徙,生意就下来了”。

  “根本原因在于体制的制约。”张正雄总结说,这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辉煌一时的餐厅,绝大多数都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机制僵化,在市场经济中很难挺过来。

  成功转型

  “小资”餐厅迎来新生

  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中,很多餐厅从此消失了,张正雄说,“不过,像九重天、颐之时、老四川这些,现在又有起色了。”

  “从2008年以后,我们重新装修、改革菜品,现在客人又在慢慢回流了。”九重天餐厅代总经理说。

  “老四川在1998年左右有一段时间的低谷”,颐之时饮食服务公司业务部部长阎先生说,“后来我们通过机制改革扭转了局面,现在在加州、巴国城等地都开了分店,可以说,老四川是重庆国有餐饮老字号中,发展状况较好的。”

  “经过了市场的淘汰,留下来的,就都是精华。”对于这些老餐厅发展的历程,张正雄如此总结。

  飘零的“小资餐厅”(不完全名单)

  重庆饭店、重庆宾馆、味苑、小滨楼、小洞天、会仙楼、老四川、颐之时、悦香村、九重天、德元、会利元……

  (原标题:上世纪重庆“小资”餐厅 几家飘零几家留)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老板卷款跑了?红火食府突遭债主堵门

德阳一家生意红火的食府中午还在营业,下午就有几十名供货商冲进来讨要货款,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供货商中不胫而走——旌港食府老板卷款跑了!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食府,有关各方已经展开调查。  现场:要债的坐得...

承租别墅开餐厅 老板行骗入狱十一年

特约通讯员 李鸿光 记者 宋宁华)40岁的小老板王雪峰承租沪上赫赫有名的马勒别墅二楼开设餐厅,因经营不善欠下许多债务。为摆脱亏本噩运,他竟动起歪念,诈骗他人货款169万元 前天,静...

民族餐厅用新疆舞吸引客源

婀娜多姿的新疆姑娘、激情奔放的新疆舞蹈、原汁原味的新疆菜肴……趁此五一黄金周,客流量较大之时,大良的“新疆园”餐厅将热情奔放的新疆舞请进餐厅,令来此欢度五一一饱口福的顾客也能大饱眼福。  满桌的地道新...

宜家餐饮饭里现肉虫

从郜先生提供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饭内的肉虫子郜先生的购物小票 图片提供/郜先生  本报讯 (记者 宛霞) “我很喜欢在宜家吃饭,可吃出了十多条肉虫子不是500元就能解决的。”昨天,郜先生致电本报说,由于...

马德里一华人餐厅遭遇歹徒持枪抢劫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一直以来马德里恶劣的社会治安都是当地华人所头疼的问题,面对严重的治安问题,当地华人也采取自己的应对措施,尽量不给犯罪分子抢劫的机会。 尽管华人十二分的小心,但是犯罪分子却越来越嚣张...

逃债!“钟鸭子”飞嘎啦

  昨日早上,在福兴街30号守车的刘师傅上班时发现,对面的钟记烤鸭店门前地上满是石子沙砾,“到底发生什么了?”他透过玻璃门往店内一看,无论桌子还是地上都是一片狼藉。刘师傅狐疑不定,这时来了10多名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