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礼 一天送6趟累坏老总

“所有的礼品券必须在10月1日之前送出去!”从9月10日开始,某公司老总Z先生就对他的职员下了死命令。这道命令同样适用于他。一些重要客户必须要他亲自出马送上门,这10多天来他的公文包里一直放着一大叠信封,里面是不同面值的月饼提货券。 昨天下午,看着包里剩下的几个信封,他愁眉苦脸地说:“看来还要跑几天才送得完啊。”

  中秋节(10月6日)临近,又一个送礼的高峰来临。送什么礼?该给哪些人送?哪些人送哪种档次的礼?怎么送?这些琐碎而又不能掉以轻心的问题,成为当下送礼人最伤脑筋的事。昨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送谁送啥太费心思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一些公司的老板都面临送礼的“难关”。

  第一关自然是送给谁。早在9月3日,Z先生就开始着手准备礼单。客户要送,主管部门要送,上级领导要送,亲戚朋友要送,公司员工也要准备一份……费时几天,终于列出了一份多达126人的名单。

  第二关是送什么。既然是中秋,送月饼肯定是少不了,除此之外可能还要加上一些诸如茶叶和酒之类的礼品。近几年流行的方式是送月饼提货券。选哪种牌子的月饼也有讲究,Z先生和夫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选定了一款听起来“很吉利”的月饼。

  第三关是送多少。根据送礼对象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提货券的面额,这项工作比想像中麻烦得多。Z先生说:“送少了很没面子,送多了又承受不起。”最后算下来,这份126人的名单总共要付1万多元。“这个预算的承受能力倒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如何送太伤脑筋了。”

  于是,送礼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成为最麻烦的事——如何送出去。“事先要打电话约时间,人家还不一定有空,跑来跑去,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了。过这个节,前后折腾一个月,累啊,比较起来,花钱倒是小事了。”他感慨地说。

  一天送6趟累坏老总

  比起公司规模较小的Z先生而言,身为一家涉足餐饮、建筑等行业的集团公司老总的L这段时间更累。

  该公司的送礼名单先是由各个部门报上来,最后由L亲自定。最终的名单长达300多人,按平均每份月饼300多元预算,总共支出在10万元以上。一些重要客户,还得身为资产上亿的大老板L亲自上门送。“最多的一天送了6趟,一天的时间都耗在上面了,把我累坏了。”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老总也面临着同样的送礼难题,“唉,太累了。”很多人感叹。

  为何年年受累年年送

  既然苦不堪言,为何还要年年送年年累,年年累年年送?“礼尚往来”和“联络感情”是昨天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听得最多的对中秋送礼的解释。

  “坦白地讲,很多人不一定在乎你送什么送多少,他在乎的是你送不送。送了就是看得起他,记得到他,不送就是看不起,你把他搞忘了,这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心理。如果这一次把谁送漏了,不夸张地讲,下次跟他见面我的心都是虚的。”Z先生说。

  送礼者劳心劳力,效果到底如何呢?“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这种累和付出对我而言还是值得的。”L说。而Z先生则总结了几类不同受礼者对待送上门的月饼的态度:“一些主管部门的人往往连谢谢都没有一句,收了也就收了;客户还要说一句‘想不到你还想得到我啊’;而送给亲戚朋友,可以收到一句发自内心的‘谢谢’。”

  有专家称,那些月饼之外的商场购物券、名酒等价值更高的礼品,则已经超越了“礼尚往来”和“联络感情”的范围,也失却了过中秋的意义,成为变相的交易。这无疑也是应该警惕的。

  “送礼焦虑症”这病不好治

  过节放大假,人就容易病。以前只听说暴饮暴食、睡眠不足,最近又有一种新的“假日病”在人群中流行:送礼累人,送礼送出了心理负担。有人从9月初就开始“穷举”送礼对象,一个不敢遗漏;眼看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公司老总亲自出马,“一天要送6个地方”,送礼的消耗,足以让人心力交瘁。

  礼物是人类的情感的外化,“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互。不过,古人又说“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看来,礼物自古就兼具了传情达意和利益交换的双重功能。抛开赤裸裸的行贿纳贿不算,送礼在很多时候都捆绑着情谊和利益,二者相互缠绕、紧密纠结,谁又能清楚地区分送礼是为了“联络感情”还是“勾兑关系”呢?

  伴随着社会分工越发精细,人际关系的网络也越发复杂,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承载着情与利的送礼就显得更为必要。我送了,你收了,我们就进入到一个“施与报”的循环关系中,“报”不一定非得回赠礼物,我有所求,你能够满足;我有麻烦,你替我摆平;我做事情,你不要干预,这些都是回报的表现。

  而节日正是经营社会关系的最好机会,无须再为送礼找借口,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不过,掺杂着种种欲求,送礼往往也让人患得患失:送谁不送谁、送多少,礼重了怕不敢收,礼轻了又怕表达不到位……于是,在这个本该放松身心的假期,“送礼焦虑症”集中爆发、突然来袭。

  “礼多人不怪”“宁愿花钱不愿丢面子”“不要到用得着人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诸如此类,正是形成新的“假日病”的心理基础。道理很简单,说一句“今年过节不送礼”自然是轻松自由,但既然都是“网中人”,谁敢说自己轻易就挣脱了那张大网的束缚。跳出礼物的循环往复,也就脱离了人情社会,在劳神费力与被社会边缘化之间,人们很容易做出选择。遗世独立的毕竟只是极少数。

  为了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或许还为了更好一点的位置,人们甘心情愿承受着“送礼焦虑”,其间的尴尬和无奈心知肚明却难以言说。

  是送礼的人病了,还是社会病了?人们行色匆匆、营营役役,追求财富的聚敛、社会等级的提升,然而智者告诉我们,这些都不是人生的本质,人生的终极目的正在于对自由的追求。心为形役,惆怅而悲——是身心俱疲、忘我地搏杀还是回归心灵的本真,其间取舍值得我们掂量。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华裔女青年中餐馆打工被打伤 攻击者逃逸

  池小姐在南卡州中餐馆被经理殴打。(美国《世界日报》/曹健摄影)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China Buffet自助中餐馆工作的华裔女青年池亭亭(音译),在上个月28日在餐厅内遭华...

郫县:三化联动 构建成都西部新中心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产业发展年的部署要求,郫县围绕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动以工业为重点的三次产业快速发展,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做大增量、一手抓培育扶持做强存量,促进工业化、城...

鸡鸭鱼蛋跟涨 餐馆菜价上调

新快报讯(记者 陈志龙 实习生 张薇)猪肉涨价引发连锁反应,蛋鱼价格也跟着上涨。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各大肉菜市场发现,除猪肉之外,鸡肉、鸭肉、鸡蛋、塘鱼的价格也跟着持续上涨。肉蛋鱼全面涨价,已影响到...

上海开出首家“自带酒水”连锁餐饮店

就在餐饮界还在为是否“解禁”“自带酒水”禁令而有所争议时,延庆路上一家曾在申城率先打出“欢迎自带酒水”招牌的餐馆已于日前在中山北路东宝兴路一带开出了首家连锁店,这家餐馆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他们将把“欢...

麦当劳就餐 老鼠钻进女大学生裤腿

小雨想起当时的情形,仍心有余悸。2006年9月25日,沈阳麦当劳餐厅北站店内,女大学生小雨在等待就餐时,被钻进裤腿里的老鼠咬伤右腿。目前,女大学生已注射了出血热疫苗,正等待麦当劳方面答复。记者 萧石...

沪早餐行业“正规军”欲扩张力不从心

“外面看起来正规的早餐点,其实都来自家庭小作坊,卫生条件让人难以放心。 ”近日,读者林先生向晚报114热线反映,他们家附近就有这样一家以卖包子为主的点心店,但点心店里的半成品都是在老板租借的小区房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