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餐饮转型进入中端市场引起的点评
最近浏览了不少饮食界新闻,心情颇为沉重,海南高端餐饮企业最高裁员6成;广州餐饮业上半年或迎倒闭潮;济南餐饮业多年高速增长面临变局;成都高端餐饮金都银杏关门……无一例外都与业界当前焦点“高端餐饮”有关,结合杭州本地的实际情况,忍不住又想说几句。
对于高端餐饮,现在的处境堪比“过街老鼠”,可是,到底哪种类型的餐饮店才属于高端餐饮?我想很少有人能够概括全面,更多人对高端餐饮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高端”上。所谓高端餐饮,与其消费模式和消费标准有一定联系,但并非绝对因素,高端餐饮通常是一些会所,这些会所的经营者并不以餐饮为主业,消费模式以充值卡预付费居多,人均消费往往在500元以上。
现在的情况有点奇怪,不少人将商务型餐饮都纳入高端餐饮的范畴,觉得“有商务就有浪费”,觉得“要商务就要高端”,以致一些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商务型餐饮店“躺着中枪”。“中枪”的结果直接导致其经营定位的摇摆和偏差,比如一家在业界比较知名的商务型餐饮店,最近推出四折的“自残价”,希望让本来不属于自己目标定位的消费者也进店来“冲冲人气”;还有个别餐饮店的经营者干脆“砍手断脚”,跳进人均消费三四十元的大众餐饮竞争市场,从表象看,这些经营者在“识相”地谋求“转型”,其实在我看来,此举或许会对本来就很惨烈的大众餐饮竞争市场造成更大的影响。
杭州餐饮市场的竞争本来就是“肉搏战”了,就全国而言,在杭州吃饭不算贵,可是杭州餐饮店的承租金、设计费却远远跑在了行业的前头,人工成本处于中上水平,为员工包吃包住的付出绝对不算少,现在很多餐饮店还推出大手笔的特惠价、团购价,不少消费者开始习惯自带酒水,多重因素结合在一起,难怪有些餐饮经营者今年开始萌生退意,“做什么不能赚钱?何苦套在餐饮业里?!”
提倡“餐桌环保”,初衷是杜绝浪费,遏制腐败,并非将商务餐饮业态一棍子打死。再说一个事实,目前有不少经营者都有关闭“路边店”的想法,他们宁愿将店开在商场里,这种想法的起因就是因为租金相对便宜,而且不用设置洗手间,单桌产出率更高。可是对消费者而言,以后吃个饭都得跑商场了,他们又会怎么想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