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真相与误区报告 中国最大问题是食源性疾病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在科学会堂做了题为“食品安全的真相与误区”的报告。他指出,我国的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

为此,陈院士呼吁各级政府设立食品风险交流部门,使专家的风险评估信息准确地传达到媒体、公众那里,消除专家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最大问题应是食源性疾病

在陈院士看来,威胁到我国食品安全的最大的问题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如食源性甲型肝炎、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陈君石认为,政府部门对此还不够重视,例如,国务院食安办出台的文件里,并没有把“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放在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位。

陈院士还指出,公众对蔬菜上的农药残留也不必过于担心。检测表明,我国98%以上的蔬菜在农药残留指标上是合格的。

呼吁政府加强食品风险交流

谈到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与应对时,陈君石强调,“危害在食品中广泛存在,不可能消除。食品监管的目标是控制风险。 ”

他介绍了国际通用的食品风险分析框架。这个框架由三部分组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其中,风险评估是由专家完成的,这种评估不受政治、经济、饮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评估的结果放之四海而皆准。

风险管理是政府行为,是政府部门基于专家的风险评估结果,做出的立法、修改标准、勒令食品下架等决策。

所谓风险交流,则是政府部门把风险评估的结果、风险管理的决策告知媒体、公众、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对象。在陈君石看来,我国政府部门在这一环节上,还有待改进。

为此,陈院士呼吁各级政府设立风险交流部门,像美国FDA、欧洲食品安全局那样,有专门从事风险交流的部门、人员以及经费支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更及时、透明地向公众发布信息,从而消除专家与公众间的信息不对称。

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情况良好

“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报告中,陈君石院士如是说道。

据介绍,我国建立了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与十年前相比,我国的食品合格率大幅上升,上海地区的食品合格率在95%以上。既然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而且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那为何消费者感到食品问题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我们还能吃什么”这样的说法呢?

对此,陈君石表示,他认为这是由几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消费者要求“食品零风险”,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初级农产品与食品生产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与公众的要求形成了反差。第二,是消费者笼统地将不合格食品与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同起来,使得“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第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提高了,维权意识高涨。第四,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原来没暴露的问题如今显现了。第五,一些虚假和夸大报道误导了公众。这几点不能互相割裂,必须综合起来看。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创造无烟就餐环境 4万份控烟倡议书昨发出

“创造清新、无烟的就餐环境,在2008年到来之际向世人展示健康、文明的饮食文化”,昨天上午,4万份《北京市在餐饮行业开展控烟行动的倡议》和反馈明信片从牛街邮局发出,寄往全市近4万家餐饮企业,动员其经营...

100多名男子打砸酒店

砸酒店男子被录像图片。林进 摄大洋网-广州日报7月8日报道 一百多名身份不明男子,手持各种凶器,冲进酒店,狂砸二十分钟。“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可怕的场面。”事后酒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7月6日下午4时3...

长沙消毒餐饮具必须走8道程序 偷工减料罚款5000元

三湘都市报3月5日讯(记者 刘璋景 实习生 李俊伟 曹慧)今天上午,长沙27家主要餐具消毒企业负责人与市卫生局签订了卫生责任承诺书。今起,未按照消毒流程操作及生产的企业将被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或吊销...

长沙:6家小型餐饮店聘用无健康证人员受处罚

如果餐馆的食品本身没有问题,但其员工没有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甚至还患有传染性疾病,这同样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近日,记者从长沙县商务卫生和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大队了解到,在前段时间开展的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等...

玉楼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收获三重惊喜

金秋九月,中华老字号、素有“正宗湘菜发源地”和湘菜“黄埔军校”之称的百年湘菜名店玉楼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追求湘菜卓越品质,已初见成效,并收获三重惊喜。他们在刚刚结束的“2016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上...

游客食物中毒酒店被罚两万

记者 林春宏 柴彦明 实习记者 王强) 8月6日9时30分左右,三亚中亚大酒店三楼餐厅为一旅游团提供餐饮后发生游客集体发病现象。经有关部门检验,最后认定为游客食物中毒事件。  事发后,三亚市政府有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