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算,让利润率更明确。
餐饮老板必备的数字力:损益平衡点与目标利润必要营业额
无论哪种生意,都必须有「利润」才能永续经营。经营餐饮店自然也不例外。为了确保利润,必须先从基础的利润表开始理解。
TS=TC*AC
餐饮店的营业额(TS)算式为「顾客数TC × 顾客消费单价AC」。
算出营业额之后,还要扣除材料费、人事费、租金、水电费等经费,才得到利润额。
在经营店面时,一般认为「营业额 - 经费 = 利润」。这样的思维属于「结果论的利润」,并不能算是经营。
另外也有人认为「营业额 - 利润 = 经费」。这种思维就是要把经费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这比前面的「营业额 - 经费 = 利润」更利润取向,由于是靠抑制经费来增加利润,因此一时之间会有利润,但不会长久。
因为经费的目的在于提高营业额。过度抑制经费,反而会降低营业额,开始走向以下的恶性循环,「营业额降低→删减经费→营业额更低→删减更多经费......」
笔者在内地咨询一家位于河南著名的连锁企业,今年营收降低,老板接受一位顾问的建议,不顾一切,就是要将人力成本由目前的18%压低到15%,搞的运营主管叫苦连天,毕竟,强制压低人力成本固然可以立竿见影,但牺牲的确是(QSC)质量、服务、卫生的代价,受伤的是消费者的权益。不正是上述恶性循环的最佳写照吗?
那么老板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思考?
答案是「利润+经费=营业额」。
各位企业家们,餐饮经营规划一定要从「设定利润」开始。
前面提过,经费的目的是提高营业额,由必要的利润与必要的经费,算出必要的营业额(目标营业额),再去拟定达成目标的策略,才是真正的经营。
但经营也不单纯是创造利润。假设收支两平,依然可以持续经营,但若突然发生某些经费,就可能陷入亏损危机。为了避免突发状况,最好确保「利润占营业额的一成左右」。
经营餐饮店最重要的就是有规划,规划必须掌握自家的损益保本点营业额及必要目标利润营业额开始。
如果我们了解边际贡献率(毛利)与损益保本营业额,则自然能从目标利润反推出必要营业额,再规划上也更为轻松。
如何计算保本点的方式:
毛利 = 销售收入(营业额)- 销售成本
毛利率 = 毛利 / 销售收入
保本销售额 = 固定成本 / 毛利率
也可以是:
营业额 × 毛利率 = 毛利
毛利 = 固定费用 + 利润
「保本点营业额 = 固定费用 ÷ 毛利率」
而企业如果要订定目标利润,则达成目标利润的营业额公式为:
「目标利润营业额=(固定费用+目标利润) ÷毛利率」
「(固定费用+目标利润)÷毛利率 = 应达成之营业额(必要营业额)」
假设某店家固定费用为500万,目标利润为300万,毛利率为40%,
目标利润所需的必要营业额 = "固定费用+目标利润 " /"毛利率 "
( 500万+ 300万) ÷40% = 2,000万
答案是2,000万的营业额即可。
这就是从目标获利反推出营业额的计算方法。
恭喜你们,又往前跨出一步,让目标利润率更明确,并且提升自己的数字力。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