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叶”品牌引爆餐饮企业连环诉

  在广州、杭州等城市,说起泰国菜餐馆,不少人都知道“蕉叶”泰国菜。但大家可能还不十分清楚,围绕“蕉叶”商标的主人究竟是谁,近两年却引发了连环法律诉讼。7月7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蕉叶)确认不侵犯杭州蕉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蕉叶)商标专用权上诉案,让围绕“蕉叶”商标所产生的争议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纠纷由来已久

    “对方的行为极易造成消费者混淆,以为两者同源。”上诉人中国香港蕉叶的创始人之一、香港居民张景晖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他向记者介绍,因“蕉叶”商标权利引发的纠纷,最早要追溯到1989年。当时张景晖、康泰旅行社和香港某影星的太太一起创办了香港蕉叶咖喱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蕉叶)。至2000年,中国香港蕉叶在中国香港、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等地成立了多家餐饮分店,成为这些地区的泰国菜主流风尚的引导者。

    1999年7月12日,张景晖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蕉叶咖喱屋Banana Leaf Curry House及图形”组合商标及其他相关商标,该商标于2000年10月14日获准注册。后来,其中“咖喱屋”、“Curry House”已被放弃商标专用权,至今一直保留蕉叶“图形”、文字“蕉叶”和英文“Banana Leaf”的商标专用权。后来,广州蕉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蕉叶”商标异议。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针对该商标异议的审理过程中,张景晖出示了香港蕉叶成立时间和在香港获得注册商标等情况的文件,以及在香港媒体投放2000多万元港币推广的原始证据。

    2003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裁定广州蕉叶的商标异议不成立,“蕉叶”商标仍属于香港蕉叶,这一商标专用权包括蕉叶图形、文字“蕉叶”和英文“Banana Leaf”,并明确其类别使用范围为“餐厅、自助食堂、快餐馆”等餐饮服务项目。

    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对“蕉叶商标”异议案进行审理的过程中,2002年10月,广州蕉叶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取得“蕉叶”图形注册商标。与香港蕉叶的注册商标不同的是,广州蕉叶的商标仅仅是个图片,没有任何文字。张景晖说,在实际使用中,广州蕉叶除使用该图形注册商标外,还将图形、“广州蕉叶”和“Banana Leaf”在其店名招牌、宣传品、餐具、餐巾等方面广泛使用,且将“蕉叶”两字刻意放大使用。

    据张景晖介绍,2006年,亚洲蕉叶饮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洲蕉叶)收购香港蕉叶,并获得了蕉叶商标在中国内地的使用权。2007年10月10日,亚洲蕉叶与杭州蕉叶签订《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亚洲蕉叶许可杭州蕉叶在中国范围内独占使用“蕉叶咖喱屋Banana Leaf Curry House及图形”注册商标,同时,亚洲蕉叶授权杭州蕉叶有权对侵犯商标权利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2009年12月,杭州蕉叶率先对广州蕉叶提起了侵权诉讼,并由此引发了双方企业间的连环诉讼。

    从合作走到诉诸法律
 
    据了解,2007年,亚洲蕉叶一度与广州蕉叶达成合作协议,亚洲蕉叶以4000万元现金加4000万元亚洲蕉叶的股权,收购广州蕉叶的5家门店。广州蕉叶拿到2000万元后,2008年提出了暂缓收购。

    杭州蕉叶的代理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蕉叶只对蕉叶图形注册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即只能完整规范地使用其企业名称,广州蕉叶将“蕉叶图形+广州蕉叶+banana leaf”组合使用没有合法来源,且正好构成对涉案商标的侵权。

    而被上诉人广州蕉叶的代理律师认为,蕉叶是广州蕉叶的字号,可以简化使用,且在其字号上加上广州二字,足能与亚洲蕉叶、杭州蕉叶区别开来,因此不构成侵权。

    广州蕉叶的代理律师表示,1997年,香港的传菜厨师罗定民来到广州,在广州某宾馆一楼开设了第一家蕉叶风味屋,并于2002年成立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

    花落谁家尚无定论

    2009年12月,杭州蕉叶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起诉广州蕉叶在上海开设的上海金蒜头餐饮有限公司,指控其侵犯了“蕉叶”商标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30万元,并在媒体上公开致歉。

    之后,此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广州蕉叶承诺不再使用“蕉叶”、“Banana Leaf”和图形构成的商标,并赔偿杭州蕉叶15万元。

    2010年,广州蕉叶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确认不侵权诉讼,请求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判决确认广州蕉叶不侵犯杭州蕉叶的商标权。此案经审理后,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一审支持了广州蕉叶的诉求,判决广州蕉叶的商标使用行为不侵犯杭州蕉叶的商标权。

    一审宣判后,杭州蕉叶不服该判决,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11年7月7日,此案在广州市中院开庭审理。

    针对此案中围绕“蕉叶”商标所产生的一系列纠纷,有专家表示,商标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保护商标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应有之义,而商标的保护,在法律上,就是保护商标专用权,即保护企业在特定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商标的排他性权利。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单位、公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相关文章

肇事福寿螺产自广西桂林

本报讯 (记者宋合营)昨天,市卫生局就“福寿螺事件”召开专项工作会,通报本市广州管圆线虫病发病人数、发病原因以及相关应对措施等。据介绍,肇事福寿螺产自广西桂林。■病情通报 累计报告131例无人死亡...

穗茶餐厅快餐店集体涨价

叶菜、猪肉的涨价,让广州部分茶餐厅、快餐店招架不住,开始涨价。记者了解到,从6月1日起,环市东路罗记茶餐厅的快餐碟饭和炖品涨价1元,都城快餐每份快餐和例汤上涨0.5元。有餐饮业内人士透露,因菜价、肉价...

2007川渝最具加盟价值餐饮品牌

自从川渝两地的餐饮行业走上加盟连锁模式的轨道以来,凭借着川菜的形色味俱全以及重庆火锅的麻辣鲜香,使两地餐饮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餐饮企业在获得大量原始积累的同时,不断地制造行业的传奇神话。陶然居、德庄...

餐厅坐椅设计缺陷造成被盗

快餐厅坐椅上,顾客的包被盗 消费者对德克士科技市场店坐椅的“标准化”设计表示质疑   安报讯 (记者魏源/文图)郑州市民张小姐在德克士餐厅就餐时,内有价值数千元物品的包被窃贼从坐椅背面另一侧盗走,报案...

“菜香源”属谁?两餐企争商标

提起“菜香源”和“五斗米”,重庆不少市民耳熟能详,作为重庆本地知名的餐饮企业,两家均以川菜著称,按理说同为知名企业,又同处一地,各有各的品牌,本不会发生商标之争,然而谁想,调味品类的“菜香源”商标早被...

餐厅油锅着火 女服务员报警

“着火啦,快打119!”随着一声大喊,所有的餐厅人员都跑到一楼厨房,厨师在炸花生时油过热,锅里的油燃烧了起来,一名女服务生边喊报警边从厨房里跑了出来。   昨日中午12点左右,白鹭洲田园木屋茶餐厅和往...